刘英:中非合作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
12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领导人峰会上提出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提出未来三年的十大合作计划。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非洲联盟提出共建繁荣非洲的2063愿景,双方不谋而合。当前,加强“一带一路”与2063愿景的规划对接是加速中非全方位的务实合作。
非洲各国多处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凹陷地带,成为世界经济最具成长潜力的地区之一,加强中非合作,不仅能有助于解决其基础设施、人才、资金等发展瓶颈,也有助于促进非洲经济加速增长。同时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通过中非产能合作、三网一化建设等加速非洲经济增长,也将带动中国经济发展,促进双方共同繁荣,并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实现加强中非务实合作,对接“一带一路”与2063愿景,需要加强“五通”。
一是加强政策沟通。“一带一路”不仅可与非洲2063愿景对接,而且可与非洲各国的具体发展规划对接,将中国对非援助,从授人以鱼提升为授人以渔。从根本上加强中非经贸合作,促进中非经济增长。南非、吉普提等国都表示愿意积极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
二是加强设施联通。非洲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瓶颈,因此中非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及基础设施工业化)的“三网一化”已成为中非务实合作的重点领域。以“三网一化”为抓手,将中国要想富先修路的经验带给非洲,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带动非洲经济增长。
非洲缺乏覆盖非洲大陆的完整交通体系。承担85%货物运输的非洲公路总里程264万公里,道路密度仅为拉美的1/2,亚洲的1/3。非洲铁路不普及,仅承担全球1-2%的客货运量,铁路总里程9万公里,占全球6%,且26%与邻国不通,中非、索马里等15个国家还没有铁路。非洲航空及海运也严重滞后,整个非洲没有一个大港口,非洲机场多非民用、航线少。
要想富先修路,鉴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现状,近年来非洲加快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步伐,实施“十大铁路通道”、“非洲南北经济发展走廊”等规划。我国积极与之对接,参与到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以“三网一化”为抓手加强中非合作,发挥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以PPP等模式加强全方位互利合作,积极参与非洲铁路、公路、航空、港口、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同非方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如全长760多公里的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铁路,肯尼亚内罗毕至蒙巴萨铁路等。
三是加强贸易和投资畅通。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国,非洲成为中国第四大投资目的地。2014年中非贸易、投资分别是2000年的22和60倍,投资年均增速超过30%。3000家中资企业来非为当地创造了10万多岗位。中非合作对非洲经济贡献超过20%。
为促进中非合作,加强中非产能合作,支持非洲改善内外贸易和投资软硬条件,中国还将实施50个促进贸易援助项目,并同非洲商谈全面自由贸易协定,扩大非洲输华产品规模。目前享受97%输华商品免关税政策的非洲国家已经增加到21个。2020年前中非贸易有望实现4000亿美元,中国来非投资将突破1000亿美元。
四是加强资金融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在非洲显得尤为迫切,为确保“十大合作计划”顺利实施,中方决定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提供50亿美元的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350亿美元的优惠性质贷款及出口信贷;为中非发展基金和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各增资50亿美元;设立首批100亿美元 “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中非之间不仅可以加强在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银行、应急储备安排方面的密切合作,还可以加强中非货币互换的规模,以人民币加入SDR成为世界第三大货币为契机,加强人民币在非的清、结算中心建设,便捷人民币在非的贸易和投资使用。鼓励中国金融机构赴非洲设立更多分支机构。
五是加强民心相通。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加强中非之间在智库、青年、高校之间的密切往来,有助于中非传统文化交流互鉴。中国已经为非洲实施了近900个援助项目,未来三年,还将与非方落实200个“幸福生活工程”、光明行等具体而务实的科教文卫合作,这些合作将不仅惠及非洲人民,更有助于增进中非文化及软实力的合作,有利于中非之间文明互鉴,更好发挥两国人民的智慧。
加强“一带一路”与2063愿景对接,将中国资金、技术、经验与非洲人口红利结合,将有效改善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也经济高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加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实施中非双方的“十大合作计划”,着力破解非洲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的三大发展瓶颈,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望实现非洲的快速及自主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本文来自人大重阳网,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