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担当国家使命 坚守文化自信 ——写在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成立之际

21.11.2017  18:28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直以来,文化、艺术作为各国人民对话、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民族相互了解、增进友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览史书,远至张骞凿空西域、玄奘西行印度、郑和七下西洋这样的中外交流壮举,近到近年来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外国留学生纷至沓来,这样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中华文明因开放互鉴而璀璨盛放,华夏之邦因包容自信而国力日盛。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中国与各国广泛开展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不仅能为其他领域的合作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更有助于在交融往来中实现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实现全方位的互惠共赢。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成立,无疑将为我国和东盟各国的长远发展、文化互信提供一个坚实而广阔的对话、交流和合作的新平台。


我们深信,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成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平台、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重大要求的具体举措,将全力打造一个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文合作的新平台。这一新平台的建立,是开创世界发展新局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行动的切实具化,将致力成为中国-东盟睦邻互信的促进者、务实合作的推动者、友好情谊的传播者,实现全方位的互惠共赢。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成立,是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报告精神的具体实践,将以“文化软实力”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凝聚共识,为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沿线国家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使之成为繁荣、合作、共赢的典范。

我们深信,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将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西部文创中心平添助力。在为世界提供对话、交流的新平台的同时,也将为世界文化贡献更多东方力量。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将以古老的巴蜀文明为根基,为成都建设西部文创中心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文化的国际交流,进一步展现成都的文化特质、开创精神和国际视野;将以灿烂的天府文化作为驱动成都“千年之变”的强大内生动力,将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等历史机遇推向全球,让成都赢得更广范围和更高层面的关注。


我们深信,作为省、市大力支持的重大文化教育建设项目,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落址成大,在多方资源的大力支持和众多知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的积极襄助下,必将为处于迅猛发展中的成都大学带来质的飞跃,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打造出一所在国外有重要影响力,在国内有突出竞争力的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学院。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成立,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全力“高水平办好成都大学”的决心:10亿元资金投入建设新校区,打造一流的艺术文创平台;设立“成都东盟艺术奖学金”,加大国际学生教育;做强优势学科,建设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优势专业;聘请近80位一流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担任顾问和特聘教授,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投入、大平台、高师资、高起点的有效结合,将为成都大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将为成都的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指引下,我们将高举合作共赢、开放融合旗帜,创建“一带一路”人文合作的新典范,以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己任;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以奋勇争先、只争朝夕的干劲,打造成都文创产业的前沿阵地,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西部文创中心蓄力深耕;在“高水平办好成都大学”的目标引领下,我们将以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庚续成大人的雄心壮志和使命担当,为祖国的明天、成都的发展、成大的未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整装待发。


(文章首发于成都大学报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成立专刊   编辑 闵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