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真没那么简单(话说新农村·攻坚拔寨话脱贫⑤)

28.12.2015  09:24

 

  我们要实现的是不落一人的全部脱贫,是稳定的脱贫,不是某一时点越过“贫困线”的脱贫

  

  2020年让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冲锋号。笔者走访多个贫困地区,一些地方干部信心满满:“贫困户打点工、发展点特色种养业,应该不难达标;实在还不能达标的,就由政策兜底脱贫。”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提出“2017年本届任期结束战斗”的口号。

  仔细推敲,发现他们有点冲动、盲目乐观。2020年全部脱贫摘帽,是场“硬碰硬”的攻坚战,绝非轻轻松松就能“闯关”。我们要实现的脱贫,是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不是“多数人”“大概齐”的脱贫;是稳定的脱贫,不是某一时点越过“贫困线”的脱贫。

  准确理解了这个脱贫目标,就会发现,实现目标难度着实不小。

  扶贫理论上有个“贫困陷阱”,说的是穷会成为穷的理由。贫困人口因为穷,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缺少资金投入,把握不住增收机会,容易陷入贫困恶性循环。跳不出“贫困陷阱”,一时脱了贫,也很容易返贫。现实中,很多贫困人口,多重原因叠加致贫。单一的脱贫举措很难让他们跳出“贫困陷阱”。必须瞄准穷根,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综合施策,长短结合,治标又治本。一时脱贫后,扶持政策还要“扶上马,送一程”,确保稳定脱贫。

  稳定脱贫的另一大挑战是返贫高发。很多贫困户“稍微遇上点事”,会因灾、因病、因学或其他原因返贫。尤其是产业扶贫的市场风险,更需重视。前两年,羊肉行情看好,不少贫困县把肉羊产业规划为扶贫主导产业。今年春节以后,羊肉价格一路走低,不少贫困户别说稳定脱贫,就连还贷款都成了问题。“扶贫羊”也是“市场羊”,不完善市场风险防范、应对机制,产业扶贫变数不小。

  “一个不能少”的脱贫,难上加难。首先,越往后减贫的边际难度越大、成本越高、见效越慢,必须拿出过硬的举措才能啃下“硬骨头”,绝非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战斗”。其次,每年脱贫一批的同时,还会不断出现新的贫困人口。比如老龄化的第一代农民工,很多积劳成疾后返乡养老,针对他们的社保又不够给力,很容易成为新的贫困群体。再次,以前老说,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眼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工就业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等景气度下降,也容易造成部分人失业返贫。尤需指出的是,收入如果达不到脱贫标准就由社保政策兜底,思路不错,但不能因此“懒政”,“收工算账”时留下一大批四肢健全,没病没灾的,却“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大大增加财政负担。决不能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成了养懒人的政策。

  总之,说了这么多这难那难,不是让大家畏难,而是提醒,对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要认识到位。千难万难,认识到位就不难。对于脱贫攻坚这非常之事,采取过硬的、管用的非常之策,切实抓实抓好,我们就一定能如期实现全部脱贫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