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先安居 新村建设谱写新篇

25.09.2017  09:47

 

      走蜀乡

看新貌·新村建设
□记者 刘佳
    安居乐业,是万千蜀乡百姓的共同愿景。截至2012年底,我省仍有750万贫困人口,住房问题是他们心中的头等大事。五年时光荏苒,我省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聚焦脱贫攻坚和“四好村”创建两大核心关键,谱写出新农村建设的四川华章。
实施“五大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去年10月拿到的新房钥匙,建房子一共花了58000多元,国家就补助了50000元。”9月16日,巴中市恩阳区观音镇万寿村村民何林说,他家房子一楼一底,有100平方米左右,整洁亮堂。就在一年前,何林还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三口挤在逼仄的土坯房里。
    万寿村去年年底摘下了贫困村 “帽子”,像何林这样的易地搬迁贫困户共有37户150人。通过去年一年的新村扶贫,他们的居住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按计划,到2020年我省要建成3万个幸福美丽新村,并实现农民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不落下一户一人。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重要部署。围绕“脱贫攻坚”,我省提出要把旧村改造作为我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成败之举,要 “建改保”相结合,整村推进新村建设。2014年,我省明确提出将扶贫解困作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等“五大行动”。

2015年,我省则提出要把新居建设与旧村改造统筹起来抓,坚持把扶贫解困与新村建设统筹来抓,将新农村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综合载体,统筹规划、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去年,我省启动了第三轮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示范工作,并确定自贡大安区等63个县(市、区)为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示范县。其中,“四大片区”贫困县有55个,其余8个为片区外扶贫任务较重的县,三轮示范县建设全部覆盖了88个贫困县。
    今年,我省印发了《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万个,力争突破3.5万个,占全省行政村的80%左右;并且将创新新村扶贫机制,把带动脱贫攻坚实效作为检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败的标尺,项目资金优先考虑脱贫攻坚,建设规划和“建改保”全面覆盖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坚决防止把贫困户漏掉,防止农民因建房负债致贫。
积极创建“四好村”激发内生动力
    9月20日,内江市市中区乌鸡冲村四组村民罗宗秀和往常一样,吃过了晚饭便带着2岁多的小孙儿在村里溜达。途中罗宗秀发现路边有垃圾,便立马捡起来扔到就近的垃圾桶里。
    乌鸡冲村是我省年初公布的1481个首批省级“四好村”之一。通过改造新建,乌鸡冲村农房焕然一新。2016年,内江市市中区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区落户当地,企业纷至沓来,为村民就近就业提供便利。
    房子住好了,腰包鼓起了,好习惯、好风气也在乌鸡冲村蔚然成风。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贴乱画、不粗言秽语、不打架斗殴……如今,已成为当地村民共同的行为准则;村里的文化院坝公告栏上,还长期张贴着全村“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名单,罗宗秀一家就是“星际文明户”之一。
    去年9月中旬,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创建省级“四好村”活动工作方案》,明确要力争到2020年,60%以上的村建成“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省级“四好村”。
    “四个好就是我们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目标。”省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好村”和幸福美丽新村的内涵是一致的。我省幸福美丽新村的 “五大行动”、建设目标和总体要求最终都要落脚到“四好村”的创建上。
    按照“四好村”创建标准,“住上好房子”把“建改保”“小组微生”等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要求涵盖其中;“过上好日子”则涉及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更是涉及到了农村基层文化、人居环境、基层党建、乡村治理等诸多领域。
数字盘点
    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28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5%左右,共惠及农民群众460.29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2.12%左右。其中2016年共新建幸福美丽新村6729个。其中,建设巴山新居4410个、彝家新寨772个、藏区新居1052个、乌蒙新村661个。
    2016年,我省协调落实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专项资金27.2亿元,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资金3亿元,总资金的89%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覆盖了今年脱贫“摘帽”的2350个贫困村。自此,从2013年至2016年底,我省总共落实新村专项资金103.6亿元,惠及9206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