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员育人中凝聚起立德树人的强大正能量

14.12.2015  21:36
作者:学工部 来源:学工部

    ——我校学生工作五年回眸

  
   编者按: 2010到2015,5年的思想解放,赢来一种胸怀; 5年的改革创新,筑炼一种气质; 5年的砥砺奋进,弘扬一种精神;5年的力量凝聚,塑造一种精彩;5年紧扣民生脉搏,师生员工生发一种新的幸福……本网特别推出“我看五年变化”系列专题报道,聆听各项事业铿锵发展的脚步声。

……………………………………………………………………………………………………

  过去的五年,对于我校学生工作而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4.20”芦山大地震,国际国内局势纷繁复杂,三校区布局调整,就业难形势的持续严峻,90后、95后大批量进入学校……

  没法计算业绩分,但是谁能说学生工作没有业绩?不能精确量化,但是谁能说大家心中没有一杆秤,不能称出学生工作沉甸甸的付出?

  过去五年的学生工作,值得梳理、值得品味、更值得回眸。

   理念先行:以生为本,育“才”先育“德”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学校第九次党代会浦一结束,党委书记邓良基就提出要求:全校上下,人人皆是育人之师——年长的老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年轻的老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姐妹!校长郑有良各种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学生为本,不准以教育的名义管制伤害学生,要极力让学生快乐生活、自由学习、活泼成长!我们的最大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实现成功!

  ——于是,把贯彻学生为本诠释为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关注学生成长进步、关爱学生发展成才,形成了注重引导、强化服务、科学管理、积极包容、强调自律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

  ——于是,激发教职工内在热情和学生的内生动力,形成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有机结合的全员育人观!

  ——于是,营造活泼、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更加注重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和人格养成,形成培养全才、发掘偏才、鼓励奇才、包容怪才的不拘一格育才观!

  ——于是,极大的包容关爱帮助违纪学生转变,优化调查处理程序,严控开除学籍,建立诫勉制度,违纪处分可以申请撤销!形成了依法合规、宽严相济、教育为主、注重发展的违纪学生教育观!

  ——于是,学生工作因时而动,坚持低位运行依靠学院发挥更多作用,推进学生工作“品牌战略”计划,一院一品、一品一特色……搭建起吸引锻炼学生成才的多彩舞台!

  五年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效,有力服务学生实现成长成才的梦想:

  ——思想引领工作持续深化。从一年级开始制定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开展“抗震救灾,感恩奋进”、“中国梦、我的梦”、弘扬“川农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多部门齐抓共管、积极参与,合力得到彰显;关工委和离退休老师心系学生成长,积极参与学生党建和困难学生帮扶等工作,将“川农大精神”传承和弘扬。

  ——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创先争优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强基工程、党团支部联创行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万余名,发展学生党员1.3万余名,初步实现“四年级小班有学生党支部、三年级有党小组、低年级有学生党员”目标。

  ——学生成才教育有效开展。加强课堂秩序督查,促进教风学风改进;推行学风建设行动计划,开展学风建设专题调研,举办学生表彰大会、优秀学生标兵报告会、优秀大学毕业生成才报告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优秀事迹风采展等,榜样示范的育人功能、学生成才主动性得到激发。

  ——德育立体化工程深入推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环境、文化、讲堂、活动等多渠道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及学生“三自”的全员育人功能。优化软硬件育人环境条件,弘扬校园优秀文化;运用网络、影视、现代通讯等传媒和通讯手段,采用实践教育、体验教育等方式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形成“一中心六支点”德育立体化工作体系。

  在思想引领中助推学生成才梦想,育“才”先育“德”,优秀集体和个人大量涌现:

  2个单位获评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涌现出向“4.20”地震灾区捐献20万元物资的钟明洁、四川省抗震救灾优秀个人刘力铭和被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表彰为献血志愿者服务奖的曹跃强同学等先进典型。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工作一直就是一大亮点,不断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公认的显著成绩”,校长郑有良对学生工作取得的成绩不吝赞美之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出了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

   教育管理:大力辅佐学生走向成功

  不能事无巨细什么都管、不能以为学生好的名义对学生进行“道德绑架”!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要搭建更加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助推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学生工作部作为学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部门,给学生松绑的同时给自己定下了许多“紧箍咒”!

  ——学生管理制度更加以人为本。先后修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制定《学生奖励与资助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创业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文化艺术教育的实施意见》等制度,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学生资助体系更加完善。五年来,办理“绿色通道”6358人,办理助学贷款8586.66万元,有96906人次获得各类助学金1.7亿元,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增设学生救助金、充实爱心基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就业扶助金和城乡低保家庭求职补贴金,实施“寒梅飘香工程”……涌现出一大批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先进典型: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金柳,入围2010、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刘可成、邛莫闪叁,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的曾明伟……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更加务实。“心理阳光工程”、“三个计划”大力推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档常态化,开展地震应急心理援助,完善校、院、班心理危机三级联动快速反应机制,对229名高危机风险对象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开展心理危机干预108次,学生心理危机恶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13年被表彰为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更加强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财产安全教育实现经常化,建立学生人身和财产侵害事件快速处置和预警机制,学生安全责任事故和意外人身财产损害减少,校园内无恶性群体性事件发生。在中日钓鱼岛冲突、“3.14”、“7.5”等敏感时段和“4.20”芦山地震等危难时刻,有力确保学生群体安全稳定。

  没有学生的稳定,就没有学校的稳定;没有学生的健康发展,谈何学校的科学发展、谈何又好又快的发展?

  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放心,川农大的学生教育管理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二课堂:有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这是前苏联世界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用在第二课堂上也许最为恰当不过。

  围绕思想引领与成才服务,五年来,我校团学工作在第二课堂平台搭建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开创学生文化艺术教育新局面。2010年,学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文化艺术教育的实施意见》,五年来累计投入650万元艺术教育专项资金、推荐59名学生文艺骨干免试攻读我校硕士研究生。大学生艺术团拓展建设交响乐、管乐、民乐、舞蹈、戏剧、演唱等12个艺术类别团体,有正式成员近1000人,聘请专业指导教师33人,五年来直接加入艺术团接受培养的学生总人数近4000人,先后组织各类专场演出60余场,参与学生人数近10万人次。举办舞蹈、普通话、书法、摄影等培训班20余期。创办“青春大讲堂”,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五年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艺竞赛活动,共106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集体奖励18项(次)。积极推进艺术教育进入第一课堂,校团委教师新承担艺术类选修课4门。2014年获四川省艺术节展演类一等奖2项、 二等奖1项,并获优秀组织奖。

  ——丰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与内涵。五年来,以“心系‘三农’,振兴中华”、“青春建功新农村”等为主题,开展“关注农村医保”、“关爱留守学生”等品牌实践活动数十项,共组建社会实践服务队(团) 5131支,建立校外实践基地325个,全校同学累计10万余人次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2014年社会实践被团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五年来,各级团组织共举办各类科技学术活动近200项,参与学生约6万人次。在近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全校累计立项学生科研课题798项,参加学生共5000余人次。近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累计立项721项,参加学生4000余人次。参赛作品荣获全国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银奖3项,铜奖4项,获省级奖励107项。学校先后荣获省级“优胜杯”1次,全国“优秀组织奖”3次。2014年获四川省首届“创青春杯”和全国“创青春”大赛优秀组织奖。

  ——形成青年志愿者工作整体合力。初步形成以“日常公益志愿服务、农业科技志愿服务、突发事件志愿服务、灾后重建志愿服务”为内容的“四位一体”志愿服务育人体系。目前,全校共有在册青年志愿者2868名,广泛参与金桂飘香助学项目、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全国性品牌志愿服务项目。近年来在上海世博会、西博会、成都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重大活动中均有我校志愿者活跃的身影。特别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全校累计共有近两万人次参与校外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和灾后重建工作,受到省委书记王东明的肯定与赞誉。五年来,我校志愿者工作荣获省部级集体奖项3项、个人奖项11项。

  ——强化学生会“三自”能力建设。学生会组织紧密围绕“三自”功能实现,在加强学风、感恩、诚信、法纪等教育管理,在推进学生维权、创业就业、综合能力拓展等自我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造形成“学生权益宣传服务周”、“阳光下的川农”、“校园达人分享沙龙”、“校园自律公约行动”等品牌活动。初步建立了学代会、学代会常务代表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职权分离的内部运作模式,基本实现了选举权、执行权、监督权由学生会自主运行。大力推动学生社团的繁荣与活跃。目前,全校共有各类学生社团140个,社团成员10000余人,学生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学生爱心站、学生社团联合会分别获评全国十佳。

  ——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裴然。《利用多元现代传媒,打造校园先进文化——四川农业大学打造独具特色的先进文化多元媒介平台》获2010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此外还获四川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

  给更多的同学更多的可能,给更多的同学更多的选择,这,应该是一所大学留给更多校友毕生回忆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是“让更多学生离校时留下更少的遗憾”的最好诠释。

   招生就业:学校综合影响力的精彩注脚

  生源是学校的生命线,就业是学校头号民生工程。五年时间里,在学校长远战略部署下,学生工作战线上的每一位同志以信心、变革、协作的态度为川农大综合影响力添加了精彩注脚。

  ——招生规模稳步增长。五年来,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实际录取本专科生44841人,较上一个五年(2006-2010年)录取人数增加5211人,年均增长2.6%,高出全国增长水平。

  目前,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35458人,较2010年增加4450人,增长12.53%;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已由原来2010年全省第五位上升到2015年全省第一位。

  ——生源结构更趋合理,生源质量大幅提高。一本招生比例稳步扩大,2015年一本录取人数达到6988人,占普通本科招生计划的72.19%;出省招生录取规模从2010年的2200人增加到2015年的3104人,年增长率达到5.82%,学校一本、二本、艺体、对口职教等本科层次招生比例日趋合理。

  ——生源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招生一志愿报考率达到96.41%,专业志愿录取率达到86.99%,本科新生报到率提高到98.54%,均创历史新高,学校在各省市招生调档分数线逐年提高,2015年在川一本、二本、艺体招生调档分数线超省控线均创历史新高。所有省外的二本计划全部转入一本招生且生源较好,绝大部分省份的一本调档线创历史新高。

  ——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2009年4月,学校推出毕业生就业“三个百万工程”,即学校每年投入300万元设立促进就业专项及奖励经费、鼓励优秀应届毕业生担任科研助理、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昭示学校全力促进学生就业的信心与决心。陆续推出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立体化工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程”等如同一股股冲击波,推动着学校就业工作向前发展。2010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也从五年前的89%提升到了目前的93%。

  ——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质量决定了就业质量。从根本抓起,鼓励学生扬起人生梦想的风帆,当远行的孩子回眸的时候,母校让他肃然起敬。就在大量地方高校感叹就业工作难的时候,我校近5年来却迎来了就业工作大丰收:平均每年有1500余人考取研究生,其中近85%以上人考取“985”、“211”高校和中科院的研究生;每年近千人考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近百人奔赴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留学。

  学校学生质量的提升,对企业产生巨大吸引力。如今,不少世界500强及众多知名企业把高端技术培训提前搬进校园,开启了校企人才合作的新模式。许多知名企业还把橄榄枝提前抛向大二、大三的学生,占领先机,抢夺人才,提供机会让有意向的同学到企业预就业。新希望集团、北京扬翔集团等中国500强企业陆续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在校内专门成立校企联合培养班,为企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自主创业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坚持实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支持计划,从咨询、政策、技术、平台、资金等方面给予创业大学生全方位的支持。实现了创业孵化园建设进一步推进、创业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创业竞赛取得突出成绩、创业成功典型不断涌现。

  目前,我校创业基地和俱乐部共孵化项目600余项,孵化率成功达75%,在“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中,我校毕业生陈飞宇的创业项目以专业评分第一、大众评分第一,成功融资8100万,赢得总冠军,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与鼓励;学校获得2015年度大学生创业补贴716项,居全省高校第一。

  ——毕业生就业工作赢得良好社会声誉。学校入选2011-2012年度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连续3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7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1位同志被国务院表彰为2011-2012年度全国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我们切身感受到沸腾的血液在川农人身体中熊熊燃烧。”教育部就业工作专家们盛赞学校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作为一种连续性的长远战略,管理、服务、激励等机制完善、系统,‘川农大主张’令人感动和敬佩。”

  正是学校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就业质量的创举,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一片掌声。

   队伍建设: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仅仅有了理念和制度,抑或仅仅有了经费和思路,工作中还不是坦途,人的因素至关重要,离开了人,一切都是空谈。五年来,学生工作在加强“人”的因素即队伍建设上,很是下了一番心血。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现有二级心理咨询师6名、三级心理咨询师30名,有75人获得高级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8人获得全球职业规划师资格证书,辅导员队伍化解日益突出的学生心理矛盾和职业发展困惑的能力得到增强。实施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支持计划、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工程,向各级领导岗位输送大量管理人才。五年内有1人入围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10人获评省级以上奖励。

  ——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实现班主任“1对1”配备目标。通过编印《班主任工作手册》、完善班主任考核、评选表彰优秀、定期业务培训等措施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在学生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得到加强。学生对班主任满意率不断提升,在2015年近25000名本科生参与的班主任满意度测评中,学生满意率达到99.35%,其中,有657位班主任满意率为100%,占参评班主任总数的86.1%;

  ——团学组织的主体作用更好发挥。共青团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提升,学生会的民主建设得到加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校学生会构建了执委会和常代会“两权分离”的运作新模式,自治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双导师制下的大学生骨干培养”被团中央列为全国团建创新试点项目;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学生组织的“三自作用”得到较好发挥。舒健、陈韵斐等6位同学被选派参加中国青年代表团出国访问,方铭洋、吴一辉同学被选派参加两届全国学联代表大会,校团委获评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五年来,我校学生工作在新理念、新谋划下有了一系列新的发展,在全员育人中凝聚起立德树人的强大正能量;五年来,我校学生工作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也发现了许多自身还需要弥补的“短板”……

  “在新的起点上,要全面提升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为谱写‘教育强国梦’的川农大篇章而努力奋斗!”党委书记邓良基的要求成为学生工作新的动力、新的标准……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