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失聪考生已成准软件工程师 大学老师邮件教学

07.06.2015  17:44

开栏语:

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正式拉开大幕。千万考生大军中,总有些特殊的身影让人关注,总有些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人感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特殊考生”。华西都市报梳理了最近几年的“特殊考生”,发现他们或已成为社会栋梁,或正迈向人生高峰……从今日起,本报将回访曾经的“特殊考生”,展现他们如今的真实生活,希望他们的故事能为更多考生加油鼓劲!

6月6日,星期六,广州下起了雷阵雨,石城川终于有时间休息一下。尽管还有近1个月才毕业,但这名22岁的暨南大学应届毕业生,已被广州一家外企录用,岗位是软件工程师,以后将在高档写字楼里工作,忙碌而又充实。

光从外表上看,石城川和常人无异,但这名来自四川犍为的小伙子其实是一名听力障碍者。11岁时,他突发疾病导致双耳失聪,但他凭着顽强毅力克服困难,在2011年高考考了560分,比当年的四川省理科重点线高出41分。在华西都市报的报道和华西圆梦基金的帮助下,石城川顺利被暨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录取,并成为华西圆梦基金首名资助对象。

如今,即将顺利完成学业并已找到理想工作的石城川,希望通过华西都市报告诉那些和他有类似经历的特殊考生:“残障无法选择,但努不努力是可以选择的。”寄语特殊考生:

要想获得别人尊重,首先要让自己值得尊重;要大胆尝试,尝试了可能会失败,但不尝试决不会成功;残障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但努不努力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大学老师开小灶邮件教学

由于双耳失聪,石城川几乎听不到声音。但多年的学习,让他练就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看板书、记笔记。课堂上,同学们都在听讲时,他要不断奋笔疾书;下课后,其他同学休息时,他要围着老师“开小灶”;放学了,其他同学玩耍时,他要一遍遍消化知识。

大学期间,学习基本没什么问题,下个月就能顺利毕业了。”上了大学,这套学习方法让石城川如鱼得水。“大学里老师上课,有非常丰富的板书和PPT,而图书馆里还有海量的图书资料。”石城川说,实在是遇到课堂上搞不懂的问题,他会发邮件向老师请教,比如在学习《计算智能》这门课程时,老师就经常通过邮件详尽地为他讲解。

感谢华西圆梦基金资助

进入大四后,基本上就没什么课了,石城川也和同学们一样,开始投简历找工作。“总体上还是和预想结果差不多。”石城川说,他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的弱点和短处,但也清楚自己的长处和潜力。他参加了多场招聘会和面试,其中不乏阿里巴巴、中国联通等知名企业。但最终,他选择了一家外资软件公司,成为了一名软件工程师。让石城川颇为感动的是,因为知道他失聪,在参与的数次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总是用电脑打字提问,然后再由他口头回答,“感觉非常温馨。

整个采访过程中,石城川说得最多的是“感谢”。“给予我帮助的人太多,没有他们我就不会有今天。”作为本报华西圆梦基金资助的第一人,石城川特别提到是该基金资助了他大学4年的全部学费。

而作为回报,他将会继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并且激励和自己一样的残障人士,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有三句话,希望和他们分享。”石城川说,这三句话分别是:要想获得别人尊重,首先要让自己值得尊重;要大胆尝试,尝试了可能会失败,但不尝试决不会成功;残障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但努不努力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华西都市报记者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