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改革②】让大学生品味思政的“美”

29.03.2017  16:10

编者按:改革,永远在路上。“十大”提升计划 、40项重点任务的2017年攻坚作战图已经挂起,接下来就是一个字——干!

为充分展示西南石油大学师生在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征程上的豪情壮志,鼓舞信心,从3月份开始,我们将继续推出《聚焦•改革》大型主题系列宣传报道。

报道将聚焦我们目前积极推进的各项改革举措以及努力前进的方向;聚焦我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管理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经验以及新亮点;聚焦十大提升计划的思路、举措、推进情况、成效;聚焦“十三五”规划中11个专项规划的思路、举措、预期目标;聚焦在改革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敬请关注,并期望广大师生提供线索,联系电话:83032490。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育人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使思政课堂更鲜活、更有亲和力、更接地气,让学生品味思政的“”,达到学生爱听乐学、入脑入心入行的育人目的。其教学成果获得2016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问题链教学让学生入心入脑  

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讲课试讲场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到底是拿来干嘛的?”“美国的月亮果真要比中国的圆?”……虽然结课已快2年了,但2013级营销专业的范丹丹却依然记得潘建屯讲授这门课的内容。

潘老师会从我们身边找一些案例和生活热点,并根据我们的问题来开展课堂讨论,有时还会举办辩论赛,不仅接地气,还印象深刻。”范丹丹说,这样的思政课完全改变了她对思政课“是用来考试的”看法。

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早就对满堂灌式的思政课产生了心理上的抗拒。”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小飞表示,网络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只讲到课率还不行,更重要是要提升抬头率和点头率。

那么,现在的大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思政课老师?想要什么样的课堂?

对此,马克思主义学院做了大量调研,探索总结出了以“问题链”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我们普遍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教学,并通过教学环节来实施。”潘建屯介绍说,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思政课老师会在课前要求同学们根据课程纲要,提交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自身成长中的疑惑,并把这些问题归类整理做小专题,让问题“突出来”,然后根据问题安排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以问题为主线,在课上通过案例、辩论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让答案“浮出来”。

在讲授“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章节的时候,张小飞教授以“美国的月亮要比中国的圆吗?”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通过激烈辩论,同学们更加深刻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在问题式教学方法中,我们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通过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让思政教育入耳入心入脑。”张小飞说。

 

情景剧”表演让思政课“”起来

 

以情景剧汇报演出的方式进行结业考试

斩还是不斩?”“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亲情和法律两个天枰,包拯最终还是挥泪铡了自己的侄子包勉”……日前,在飞翔剧场上演一场精彩而特殊的情景舞台剧《铡包勉》。

之所以说是特殊,是因为这场情景剧其实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结业考试。

舞台上的表演者都是艺术学院2016级的大学生,台下评委和观众则是这门课的授课老师、学生代表。除了《铡包勉》,学生们还表演了《花木兰的娘子军》、《我的未来不是梦》、《医者仁心》、《我心飞翔》等十几个剧目。

思政课如果只是一味的说教,育人效果可想而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喻滨教授表示,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16年秋季学期,学校针对艺术学院的结业考试进行试点改革,以创作情景剧汇演的方式考查学习效果。

以情景剧的形式开展教学,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互动参与、自我教育的创新教学模式。”喻滨介绍说,但这种模式并不是说老师就放手不管了,教师在课堂上精讲理论,并根据教学要点提炼出关键词,学生在课下根据关键词自行选题,自愿组成创作小组。“从选题确定、方案汇报、剧本审核,再到表演汇报,每个环节都由教师把关指导。”喻滨说。

铡包勉》中的包拯扮演者、2016级播音主持专业的臧鑫哲坦言,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课程考核,有趣又有味,既能结合专业特色,又能让参与表演和作为观众的同学深刻领悟课本内容的精髓,从中得到收获与启示,“肯定比老师单纯说教的效果好得多。

 

三老四严”让学生浸泡在文化中成长

学校举行道德讲堂

三代石油人,一个石油梦。带着爷爷对石油梦的执着和父亲对石油梦的拼搏,第三代的我会继续努力发扬‘三老四严’传统,让石油花在戈壁滩上美丽绽放,为祖国的能源发展贡献青春,这就是我的石油梦,中国梦!”在学校举行的“我的中国梦”微博大赛中,网名为“木子的那些小事”的同学提交的作品获一等奖。

这是学校把“三老四严”优良传统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缩影之一。“作为石油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我们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在国情国史学习中接受、内化、传承‘三老四严’。”张小飞说。

第一次听到校史讲解员讲述‘为祖国加油 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时,让我特别震撼。”参观校史馆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校史馆中陈列的勘探实物以及学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历史给2016级蒲继万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在校园里,随处都能看见石油元素的文化景观,学校还把钻井搬进校园,建立了国内高校首家全尺寸的石油工程校内实训基地,把“三老四严”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有机融合,让学生随时都能感受感知“三老四严”精神。

课堂外,学校依托“道德讲堂”、“安东讲坛”、“石油魂”中国石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报告会等传统载体开展教育,面向所有专业大力推进“三老四严”优良传统教育,让学生理解“三老四严”内涵。

把大学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我们的大学生浸泡在文化中成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品味思政课的‘美’,并让他们真心喜欢并终身受益。”张小飞说。(曹正 图均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

来源: 审 核: 编 辑: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