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报时:千年不变的优雅之音

01.03.2015  14:05


老成都的钟楼


打更报时的老成都人

  蜀中人文地理
  老成都是一座文化古城,在这里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有自 己 的 故事。老成都民俗与历史学家刘孝昌说,在老成都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报时,是老成都颇有韵味 的 一 件事。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封建时期,一直到 兵 荒 马乱,别有风情的民国,老成都的报时一直在随着历史的推进而悄悄地演变,忠诚地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初一天 老成都听不到鸡叫
  在老成都,有句家喻户晓的老话:鸡司明,蜂酿蜜。千百年来,老成都都是用鸡叫报时。民俗学家刘孝昌说,在老成都,每条小街就有人隔三差五地养只公鸡,这些公鸡到过年就会被杀掉。初一那天,辛苦了一年的贫苦百姓要睡个懒觉。
  因此,在初一那天,老成都是听不到鸡叫的。刘孝昌说,老成都盛行农耕文化,农人们对时间的要求不像现代人这样精确到分秒,而是一个模糊大概的时辰。
  一般而言,鸡鸣二三遍就天色大亮。鸡叫头遍是4点,鸡叫2遍是五六点。头遍城门不开,叫二遍的时候,城门洞开。农人们也披衣起身,下田做工。
  推车抬轿,卖糕饼油条的小生意人也纷纷起床,开始开铺挑担,卖热鸡蛋的太婆也用小篮装上鸡蛋,上面搭块湿帕,开始串街。
打更匠 夜晚的报时人
  刘孝昌说,白天的报时有公鸡代劳,晚上的报时则由打更匠负责。这些打更匠多是穷苦人,一手持梆锣,一手持硬木锤子,或楠木板子来打更。一般2个小时打一更,为一个时辰。每到晚上九十点钟,打更匠开始提着梆锣满街走,打一更敲一声,打二更敲两声,而世人所谓的半夜三更则指12点。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打更人在夜晚都默默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走街串巷,他们还有自己固定的唱词“天干物燥,烘笼提下床,小心火烛哦。”一个人至少也要负责八九条街,很是辛苦。
  在老成都打更有个规矩,从来不打四更,传说中成都的地下是西海,海中有鳌鱼,若是打四更,鳌鱼就要被打醒翻身,成都就要地震。
  在夜晚,没有太阳,打更人依靠物种点燃的焚香计时,在白天太阳正当午的时候,就把焚香点上,依据香燃烧的程度判断时间。
  等三更打完,打更人的香也燃完了,正是夜深沉的时分,打更人也回家倒头就睡。算下来,打更人每天只能睡3到4个小时。
  打更人主要依靠给人帮忙的额外收入生活,赚几个小钱。
晨钟暮鼓寺庙与钟鼓楼的准点报时
  成都自古以来出太阳的时候很少,老成都人很少依据太阳计算时间,而是依据寺庙和钟鼓楼的钟声。和打更人以及鸡鸣比起来,钟声是比较准确的。刘孝昌说,在老成都许多大的寺庙,比如文殊院和大慈寺,都有专门的值更人。早在四五点,这些大寺庙的几百和尚就开始做早课。寺庙敲钟一般敲20到30下,周边的居民都能听见。
  此外,说起老成都的钟声,最出名的就是钟鼓楼。为了让钟声传遍四野,老成都的钟鼓楼在成都的中轴线上,在如今的鼓楼大街处。刘孝昌说,鼓楼下有土台,南北有通道。鼓楼中,还配有专门的司鼓人。老成都的司鼓人计时依靠水漏。水漏的水罐上标有刻度,算是比较准确的计时方法。
  刘孝昌说,敲晨钟也有技巧,要快几下,慢几下,不快不慢又几下,但加起来要108下。“早上还在睡梦中,就在朦胧间听见钟声远远地传来,颇有几分枫桥夜泊的优雅。
  时间来到民国,成都更加开放和包容,不仅有多处教会的钟在负责报时。“当时在新南门附近,有座柯里斯纪念碑,高过一般房屋,悠扬的钟声全城都能听见,特别是深夜和黎明,优美的钟声远远传来,特别具有诗情画意。
  而在20世纪初,随着商业的发展。春熙路两旁逐渐兴起了很多钟表店和银行。“每到中午,这些大钟表行和银行的大座钟都会报时,因为时间不那么准确,中午整整一条春熙路上,数钟齐鸣,响成一片。
  刘孝昌说,除了钟,在老成都,表也十分昂贵。要七八个银元,普通老百姓能买块表可以说是不敢想的奢侈品。因而,在老成都,也有了一句民间俗语:“大背时,讨个小。小背时,买个表。”戴表可是身份的象征,但凡谁买了表,总要戴上沿街招摇,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时间。
  华西都市报记者 袁慧君
  供图:刘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