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借力老干部 增添正能量 “五员五单”模式助推脱贫摘帽

13.09.2018  05:15

 

巴中市恩阳区属省定贫困县,辖27个乡镇(街道)、439个村(社区)、63万人,其中建卡贫困村119个、建卡贫困户22514户80585人。该区针对乡村干部“工作有盲区、有力推不动”、农村群众“主动参与少、有力不用力”、退职干部“工作缺平台、有力用不上”等实际问题,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发挥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以下简称老干部)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

根据老干部特长与工作需要,采取个人申请、村支部推荐、党委把关的办法,把2600余名老干部组织起来,按照“1名会长、3名副会长(分会2名)、1名秘书长、若干会员”的组织力量,在27个乡镇(街道)、84个村分别设立老干部协会,探索“五员五单”模式,推动党在农村基层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全面夯实,脱贫攻坚高标推进、如期摘帽。

一、当好“宣传员”,报幸福“账单”。组织老干部创编文艺节目汇演或利用农民夜校、广播“村村响”,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精神和省委、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及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打通感恩教育“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充分知晓党的惠农政策中,更加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和信心。去年重阳节,群乐镇老干部创编汇演小品《懒汉脱贫》、快板《扶贫暧人心》等16个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引起群众广泛热议。大家都说,感恩共产党、感恩习主席,新时代让自己拥有了新生活。

二、当好“调解员”,减信访“存单”。乡镇党委邀请老干部参与信访上访案件调处化解。老干部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和群众威信高、认可度高的优势,采取走亲访友和召开坝坝会、院户会的方式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引导群众理解支持乡村两级的工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确处理乡邻和家庭矛盾纠纷,一大批老难信访案件迎刃而解,有力地促进了一方和谐稳定。据统计,仅2017年,全区老干部协会化解信访上访矛盾400余件,信访案件存量同比下降22%。恩阳区依法治区工作也获得全市表彰。

三、当好“推销员”,拉产业“订单”。围绕优质粮油、特色养殖、品质果蔬等支柱产业,组织老干部利用人脉资源丰富和熟悉市场经营等优势,配合乡村干部跑市场、签合同、找销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解决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小、产品滞销问题。去年,青木镇花苞村老干部协会邀请老战友、老同学、老同事、老下级参与“醉美花苞·葡萄采摘”体验活动,预订有机葡萄2万余斤。据统计,全区老干部协会采取农超对接、电商营销、认证定购等方式,帮助发展订单农业产业5000余亩。

四、当好“联络员”,问民生“菜单”。发挥老干部身份超脱的优势,采取电话沟通、上门走访、集中接访等方式,定期开展问事、问难、问急、问需“四问”活动,问出了群众的心里话,问出了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据统计,仅去年一年老干部协会就收集涉及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医疗救助等“六大类”3200余件群众所怨所盼事项,为乡村两级干部调整工作思路、聚焦工作重点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脱贫攻坚摘帽验收中,通过第三方评估全区群众满意度高达99.8%。

五、当好“监督员”,查工作“清单”。乡镇党委每月将工作重点清单发给老干部协会,让老干部以“第三方身份”发挥“第三只眼”作用,紧盯重大事项、重点环节、责任人员、完成时限,督促各村加快工作进度、提升落实质量,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反馈乡镇党委。群乐镇党委书记屈富民认为,聘请老干部当监督员,既扩大了乡镇党委的监督视野,又提高了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恩阳区发挥老干部余热助力脱贫攻坚,既为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造了工作平台、搭建了实践舞台,也为脱贫攻坚汇聚了强大活力。一是提升了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底气。按照“群众认同、社会认可”的标准和严格的“组织认定”程序把“有头有脸”的老干部请上“桌面”、摆在“台面”,让其放手、放胆工作,让他们说话有底气、办事能硬气。二是明晰了老干部发挥作用的路径。探索“五员五单”模式,规范老干部发挥作用范围,既有效避免了老干部协会因“大包大揽”与乡村两级工作职能重叠,又防止了老干部协会因职责不明“无所事事”,导致牌子“空挂”、作用“空转”。三是展示了老干部发挥作用的成效。老干部助力脱贫攻坚,疏通了群众难受的“堵点”、抓住了群众关注的“热点”,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同时,也让乡村干部“腾出手来”抓大事、解难事,推动全区2017年成功脱贫摘帽,并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巴中市脱贫攻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