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绿色发展 脱贫奔康
导读:
近年来,美姑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来抓,根据区域地貌环境,改良换种,大力推广“青薯9号”优质品种的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种植,以依靠科技、提高产量作为抓手,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走进美姑县合姑洛乡齐色村“青薯9号”高产种植示范片,田间地头,一片忙碌的身影,有的忙着挖洋芋、有的忙着捡洋芋、有的忙着背洋芋,还有几名县农科局的技术员在指导群众做好“青薯9号”的保种工作,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据悉,早在今年初,美姑县分别在合姑洛、农作乡、瓦西乡、拉木阿觉乡等10多个乡镇建设了“青薯9号”种植示范片,全县推广种植“青薯9号”8万亩,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带动全村农民增收。
部门通力协作抓落实
马铃薯“青薯9号”品种属中晚熟品种,丰产性好,抗旱性强,抗晚疫病,非常适宜美姑各地推广种植。为了深入推进“青薯9号”产业的发展,美姑县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确保了该产业在美姑县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美姑县农牧局作为“青薯9号”产业发展的牵头单位,负责安排、部署、落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情况,保质保量调运种子到各乡镇。县农牧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相关场站长为成员的项目宣传和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各乡镇宣传动员群众积极种植“青薯9号”,及时制定了“青薯9号”栽培技术培训方案,组织马铃薯主产乡驻村农技人员分别在各地召开“青薯9号”现场种植培训会,大规模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县级重点培训乡村技术骨干,乡农技服务中心培训科技示范户,开展作物苗情、灾情种病虫情况调查,分区域、分季节、分层次抓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确保了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全县群众能够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种植“青薯9号”。
鼓励群众扩大种植规模
“青薯9号”的品种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全县农民种植“青薯9号”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群众种植“青薯9号”的积极性,美姑县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农技员的作用,走村入户向群众讲解“青薯9号”品种的优势,使群众接受“青薯9号”,积极种植“青薯9号”。待到丰收时县委县政府再收回薯种。各地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利用农民夜校平台宣传“青薯9号”优势及县委县政府关于推广种植“青薯9号”的相关优惠政策等,这样既解决了群众购买薯种资金匮乏问题,又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
“县上对‘青薯9号’的惠农政策多,品种的产量也高,我们种植的积极性都很高。”该县合姑洛乡村民曲比阿尤说。曲比阿尤一家有三个孩子和一个年迈的父亲,共6口人,劳动力缺乏,家庭条件差。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他每年都要外出务工。由于没有技术、文化水平低,每月打工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除去日常开支,每月大概能够有1500元左右的结余寄回家里。自从美姑县推广种植“青薯9号”以后,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外出务工,而是选择留在家里,种植“青薯9号”产业来增收致富。他告诉记者,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家今年种植了5亩“青薯9号”,亩产达到了7000斤左右。相比以往的老品种每亩2000斤左右的收成,每亩足足增收了5000斤左右。据美姑县农牧局农技人员介绍,今年该县各地“青薯9号”种植推广非常成功,平均亩产在5000斤左右,相比传统老产品每亩增产了3000斤。按照市场价每斤1元计算,每亩增收了3000元。
“今年我们村每家每户的‘青薯9号’都增产了不少,大家都高兴得很。我们村前几天开了一个村民大会,大家都要求成立一个‘青薯9号’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明年把种植的规模扩大。作为一个高寒山区贫困村,只要把这个产业抓实了,我们群众的脱贫就不是问题了。”合姑洛乡乡长吉牛马叶说。
多措施确保村民致富增收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青薯9号”产业的发展,该县农牧局技术人员深入各地回收“青薯9号”薯种,为来年该产业发展备种。同时,相关部门狠抓市场营销工作,积极与各地马铃薯加工企业联系“青薯9号”入户收购相关事宜,把车开到家门口来进行收购,切实解决群众销售、运输的困难,确保群众致富增收。
据悉,美姑将继续狠抓“青薯9号”种植工作,切实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构建区域化、特色化布局,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逐年递增产业发展规模;积极推进订单农业,以提高产业化水平、组织化程度为重点,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拉长产业发展链条,推动“青薯9号”产业的集约化、一体化经营,确保稳步、健康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同时,进一步优化“青薯9号”产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信息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业服务组织,为“青薯9号”生产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推进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脱贫攻坚根基在发展产业。马铃薯“青薯9号”产业在美姑推广种植,喜获丰收,为广大贫困群众打开了脱贫奔康之门。如今,“青薯9号”产业已深受美姑人民的青睐,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记者 吉觉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