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 多措并举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北川县2017年将继续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确保全县脱贫摘帽,实现48个贫困村退出、2058户5913人脱贫,将贫困发生率降至1%左右。
打好山区增收“组合拳”。着力破解产业小弱散、群众就业不稳定、部分村集体经济“空壳”等问题。 一是产业带动。 探索“村集体+合作社”“村集体+种养大户”等模式,新建中羌药材、厚朴、花魔芋等特色基地5万亩,计划出栏生猪23万头、肉牛2万头、白山羊25万只,确保55个贫困村有持续稳定的集体经济收益。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打造36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二是就业促动。 安排1000万资金为贫困群众提供1380个公益性岗位,每人每年补助7200元,组织贫困人口技能培训1500人次以上,劳务输出1200人以上。 三是金融撬动。 管好用好四项基金,整合1620万元地方债券转贷资金、3377万元产发业发展基金,通过股权量化、托管经营等创新投资收益模式,增加贫困人口收益。
提高项目资金“精准度”。着力破解资金投入分散、项目实施缓慢、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一是整合项目资金。 年内计划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45亿元,已下达第一批资金8488万元,投放项目109个。 二是加快项目实施。 梳理、包装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1个,完成投资47亿元以上。加快产业发展、村组道路、农田水利、五改三建等62个在建扶贫项目建设。 三是强化项目监管。 压实业务部门、综合部门、监督部门责任,强化扶贫资金项目审计、稽查,做到廉洁扶贫、阳光扶贫。
啃下县域脱贫“硬骨头”。在抓好93个贫困村的同时,更加重视解决218个非贫困村贫困户同步脱贫的问题。 一是再梳理。 对非贫困村“五个一批”所涉及的人口结构、分布情况再次分类确定,对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等,列出需求清单、强化措施。 二是增投入。 安排2180万用于非贫困村产业发展;补助非贫困村贫困户每户3000元,用于贫困户自身产业发展的扶持。 三是强帮扶。 整合县、乡、村干部力量,深化“百企联百村”活动,强化非贫困村贫困户联系帮扶。
激发贫困群众“内动力”。着力破解贫困户不会脱贫、不愿脱贫等问题。 一是注重新风引领。 大力创建“四好村”,深入开展“清洁、健康、文明礼仪”行动,深化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全力创建105个“四好村”。 二是注重技能培训。 聘请技术专家、致富能人等作为“农民夜校”教员,开展政策宣讲、技能提升、创业谋划等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的新型农民。 三是注重作用发挥。 发挥2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作用,鼓励科技人才服务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十大脱贫攻坚带头人”等评选活动,带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筑牢脱贫摘帽“保障屏”。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不顺、上下联动不紧密等问题。 一是健全目标机制。 将省定目标逐一分解到村、到户、到人,落实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扶持等政策,建立目标完成监测和通报机制。 二是健全长效机制。 对已脱贫的村户,及时开展“回头看”,确保政策资金和帮扶措施延续。全面落实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费午餐计划。投入180万元,补贴贫困群众购买“新农合”和小额人身保险。严格落实贫困户就医“一站式结算”等政策,提升“两线合一”水平。 三是健全督查机制。 出台全县脱贫攻坚问责办法,采取行业督查、挂号督查、暗访曝光等形式,倒逼工作落实。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不摘穷帽就摘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