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试点离任审计算"生态账" 32项指标考核对比

17.07.2014  18:24

    32项指标考核对比干部任职前后环境质量

    绵阳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开展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县市区党政“一把手”离任时,将对其任职前后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对比考评,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

    去年,绵阳在全省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划分办法,将各县市区按平原、丘陵、山区三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涉及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等6个方面32项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小流域整治、秸秆禁烧、饮用水源保护、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城乡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率、是否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评估以领导干部到任前一年为基准年,通过对任前和任期内生态环境情况进行评分对比,得出总体评价——改善、保持还是恶化。为此,绵阳市成立了领导干部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专项工作组,各项指标考核分别由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环保局等16个部门牵头完成。

    目前,绵阳市已确定首批试点对象为三台县2013年离任的县委书记和县长,预计本月完成审计评估工作。(记者 刘宇男)

    用政绩考评制度促生态环保

    四川省环保厅表示将适时推广绵阳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经验 

    绵阳在全省率先试点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离任审计,对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何意义?近日,省环保厅生态保护处处长万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政绩考评制度来保护环境,绵阳经验可供借鉴。我省还将开展多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增强领导干部的“绿色政绩观”。

    问:为何要对领导干部实行生态环境离任审计?

    答: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环境业绩纳入干部离任审计”的要求。实行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目的是增强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促进各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绵阳率先开展这项试点,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大势,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积极探索。从绵阳出台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指标体系看,6大方面的32项指标设置比较科学。省环保厅将指导绵阳完善试点经验,适时在全省推广。

    问: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结果若为生态环境恶化,对领导干部如何处理?

    答: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结果应予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若审计结果为生态环境恶化,市委市政府可对离任干部进行约谈,促使其认识到在任期间的生态业绩不佳,在新岗位上应重视提高生态业绩。组织部门对离任干部另有任用时,要将其生态业绩纳入考虑。

    生态环境离任审计,也是再次摸清当地生态环境的家底。环境恶化的,也有必要约谈新上任的领导干部,警示其执政期间的各项决策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力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问:我省将开展哪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领导干部执政加大生态约束?

    答:通过生态文明制度保护环境,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省环保厅正组织专家对21个市州以及县市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估和排序。根据评估情况,专家将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对市州和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我省42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15个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将取消GDP考核。省级相关部门正拟订综合考评方案,省环保厅正研究其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包括对大气、水和土壤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指标的考核,对领导干部执政的生态约束将明显加大。

    我省今年在温江、蒲江、宝兴和松潘启动生态红线划定试点,明年在全省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划定生态红线将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转变发展思路,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记者 刘宇男)

    原标题: 绵阳试点:离任审计算“生态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