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玛瑙镇:一个海椒小镇发展的三步曲
八月,是辣椒丰收的季节,种植户们正在准备出售海椒。杨克宇摄
经历过辉煌,承受过品种选择的失误,遭遇过价格危机——
11月27日下午,阳光暖暖地照着,梓潼县玛瑙镇红庙村村民李启富正在刚收完海椒的地里补种小白菜。回想起一个月前海椒收购的盛况,种了25年海椒的李启富仍有些感慨,“地边停满车,为了收到海椒,采购商甚至干脆自己到地里采摘。”
作为远近闻名的 “海椒小镇”,梓潼县玛瑙镇11个村、1个社区都在种植海椒。但在玛瑙海椒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两次“寒冬”。值得玩味的是,两次脱困的路径却大不一样——第一次是政府走到前台,挽起袖子上阵助战,第二次政府却悄然退到幕后,扮演起协调者的角色。
在打造农业镇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如何判断进与退的时机?如何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玛瑙镇的变化或许可以提供一点启示。
A
靠农户自发
玛瑙海椒“出了名,也乱了套”
1978年,在供销社的指导下,李启富率先在红庙村种起了海椒。“当时用的都是家里留的种,但是因为气候土壤适宜,品质很不错。”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省内川菜调味产业的起步,玛瑙海椒迎来了第一次辉煌,也让玛瑙居民第一次见识了海椒的“魔力”——当时,全镇仅有红庙村等少数几个村种植海椒,为了争抢货源,成都来的收购商守在地边,有的甚至给种植户塞钱以划分“势力范围”。红庙村一跃成为玛瑙有名的“万元户”村,当时卖一季海椒就可以盖起一套新房子。
尝到甜头,海椒种植在玛瑙镇迅速扩散开,到2005年已有2000多亩,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为迎合农户对产量的偏好,一些新品种、新栽培技术偏重产量,有的品种亩产甚至可达万斤。但这种海椒水分含量高,不仅加工不便,还不方便运输。卖不掉的海椒大量积压,给玛瑙海椒产业泼了一瓢冷水。
曾来学习经验的观义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雷天才,对此曾有深刻的印象。据他回忆,当时售价跌到每斤4毛钱,让附近几个乡镇跟风的念头都弱了许多。
B
靠政府引导
玛瑙海椒率先实现“标准化”
品种选择失误,让很多种植户打了“退堂鼓”。这时,玛瑙镇政府站出来稳定了民心。
在玛瑙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赵伟看来,玛瑙镇土壤和气候都很适宜海椒种植。“从长远来看,种植海椒肯定要比种植粮食划算。”
2006年起,玛瑙镇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皮薄、水分少、抗虫害的海椒杂交新品种,农业服务人员则忙着到各村开栽种技术现场会,大力推进新的栽培技术。为打消顾虑,玛瑙镇政府还划出30亩地,作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田。
经过一番努力,玛瑙镇海椒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到2007年已达5000亩,在其带动下,周边乡镇种植面积近万亩;由于品种实现“标准化”,适应了加工企业的需要,每逢8-10月的收购季节,收购商把不大的镇子挤得满满的。
但当时的举措也有疏忽——由政府鼓励农户扩大海椒种植面积,一旦市场价格波动,政府就得担责。2008年,玛瑙海椒大丰收,价格从每斤1元一路跌到每斤3毛,面对种植户的压力,镇政府不得不去跑市场。“真的是费力不讨好。”赵伟说。
C
靠市场配置
政府变为协调者和支持者
这次价格危机,让玛瑙海椒从盲目乐观中清醒过来,开始寻找出路。
2009年,梓潼县引入从事海椒加工的梓椒食品有限公司,经过争取,玛瑙镇成为其第一个生产基地。该公司董事长胥勇认为,靠近原料产地,可以节省中间成本,更好地组织货源。为此,该公司不仅用高于成都收购商的价格收购海椒,还统一向种植户供应种子、农药和有机肥,并提供保护价收购。
玛瑙镇政府抓住机会,开始转换角色,从推广海椒的“台前”转到“幕后”。“现在我们更多扮演的是协调者角色。”玛瑙镇党委书记冯双胜说。以往为种植户联系收购、组织技术培训,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忙得团团转。现在这些都由公司来承担,政府只是在每年3场技术现场会时负责协助组织;在收购季节,梓潼县政府还为梓椒公司担保贷款1000万元,缓解收购带来的资金压力。
如今,玛瑙海椒逐渐复苏,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亩,产品品质也很高。在完成与梓椒公司的供货合同后,还有不少收购商来寻找机会。玛瑙镇上再现了昔日收购商云集的场景,为方便旺季海椒收购,玛瑙镇政府还在场镇专门划了一条街出来。
□本报记者 祖明远
短评
搞产业 政府要找准“节奏”
扶持产业发展,政府要 “进”“退”得当,关键是要找好“节奏”,找准“步点”。
在产业发展之初,政府的“有形之手”是不可或缺的助力。以玛瑙镇为例,正是政府的引导鼓励,让玛瑙镇海椒种植告别“杂牌军”,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由此奠定了产业基础。
但随着产业结构的成熟,政府对微观经济行为的直接干预,反而会给农户带来“依赖”心理,阻碍发展。因此,玛瑙镇政府及时“退出”,转而辅导产业链条延伸,成效明显:目前梓潼全县海椒种植面积约为7万亩,以往作为原材料外销,不过3亿元产值,但引入海椒加工产业链,催生的却是一个产值11.8亿元的调味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