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国资系统综合新闻
市国资委探索改革和“双创”结合推动国企升级发展
绵阳市国有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深化国企改革与“双创”紧密结合,采取创业孵化、创投基金、资源协同、技术服务支撑、职工创意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推动了我市国企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有力带动了全社会创业创新。一是大力推动支撑平台创新鼓励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下属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种子资金、免费提供办公场地,支持和孵化优质员工创业。目前,全市国企共完成11个项目孵化投资,其中长虹创新投资公司争取股权众筹规模1250万元。二是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以深圳等3个城市为基地,采用“大平台 小团队 微创新”孵化模式,打造“项目投资 产业孵化 产业集群”的企业孵化平台7个,建立国家及地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个。三是大力推动人才机制创新。构建“专业孵化 创业导师 创投基金”的新型科技创新创业体系,推进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目前,全市国企共有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国省级实验室2个。四是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创新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北斗导航等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在北京、深圳和北美硅谷等地设立创新平台和加速孵化平台23个。五是大力推动政策保障创新。从国有资本收益中预算2500万元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国有担保公司支持中小微企业担保贷款考核管理办法。1-9月,全市国有担保公司累计提供担保服务8201笔、融资60.09亿元。
市国资委“三个选准”促进对口帮扶精准扶贫
近日,市国资委、市直机关工委主要领导到梓潼县大新乡、两河村开展对口帮扶精准扶贫摸底调研,为两河村40户贫困党员、群众发放了慰问品。结合大新乡产业发展规划,为每户贫困户购买了一亩地的辣椒种子。调研结束后,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谢国繁要求市国资系统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广泛主动参与全市社会扶贫攻坚事业,着力在“三个选准”上下功夫,积极为当地提供资金、项目、技术、智力等帮助和支持。一是选准精准扶贫项目。根据对口帮扶地区实际,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支持帮助当地围绕项目培育发展新的经济支撑点,着力解决贫困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二是选准优秀帮扶干部。有针对性的制定精准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选拔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工作能力突出,特别是熟悉现代农业、旅游发展、农村金融、群众工作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三是选准增收致富产业。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规划,帮助贫困村培育1—2个致富增收产业,培养一批致富能手,努力发展壮大村级经济。
绵投集团全面启动五大重点项目建设“美丽绵阳”
今年8月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绵投集团全力启动五大重点项目,加速推进“美丽绵阳”建设前期工作。一是三江湖码头提升改造项目,正在办理勘察设计单位公开招标手续,推进项目拆迁前期工作,下一步将按照评审会专家意见修改完成设计方案、做好材料准备,报市规委会审查。二是三江六岸核心区建设项目,正推进可研编制和设计招标工作。三是二环路普明、绵三立交景观打造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审查及招标控制编制,下一步将把招标控制价报财政评审中心进行评审。四是机场直通道景观打造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审查及招标控制价编制,下一步将把招标控制价报财政评审中心进行评审。五是城南路景观打造项目,已完成招标控制价编制,下一步将把招标控制价报财政评审中心进行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