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怎样“提质增效”

12.08.2015  12:37

全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核心任务。为此,应深刻认识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内涵,加快落实相关改革举措,着力解决影响经济提质增效的各种制约因素;真正做好经济结构调整加减法,促进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打破“课题制”包打天下的局面,分类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重点围绕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积极探索改革外商投资模式、外贸经济体制、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和办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发展必须讲质量和效益,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中国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全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已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核心任务。

一、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内涵

1.从增长动力看,提质增效意味着动力转换。一是需求拉动出现新变化。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逐渐成为主流;投资需求在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外部需求总体疲软。二是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三是资源配置动力内生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仅来自资源要素在部门间、地区间的转移,更多来自部门内、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2.从经济结构看,提质增效意味着结构优化。一是产业组织出现新特征。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的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日益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二是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三是区域统筹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3.从发展的可持续性看,提质增效意味着包容性发展。一是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在产业内部通过竞争、兼并重组、淘汰低效企业,经济整体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三是收入分配格局优化,居民收入在整个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能够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有效化解各类风险。经济增速下调暴露出的各类风险,如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等,能够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既减轻一次性风险冲击力度,又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威胁。

4.从制度环境看,提质增效需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一是由政府主导型经济转为市场主导型经济。二是形成“尽可能市场、必要时政府”的经济治理模式。三是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推进关系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实现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的不合理干预。

二、经济提质增效的制约因素

1.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理念缺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发展理念滞后于改革的现实需求。在一些地区,付出了高污染、高耗能以及牺牲居民福利的代价。同时,部分地方采取一些短期措施,加剧了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2.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单一。一方面,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占用大量生产资源,集聚巨大的经济风险;另一方面,养老、医疗、教育等行业社会力量进入不足、竞争不充分,导致社会资源配置错位。

3.微观市场主体积极性创造性不足。在一些地区和领域,政府“有形之手”主导资源配置,市场价格被扭曲,地方政府主导市场投融资,行政性垄断妨碍公平竞争,影响微观主体的合理预期,使其产生政策依赖。

4.科技体制行政化特征明显。一是科技资源配置行政化。科研机构在省市两级按行政体系设置,立项管理和成果评价一般采取行政化的办法,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还未形成,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未能根本解决。二是科技市场发育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三是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有待改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科技人才评价机制行政化,大学专业设置仍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难以充分反映市场需求。

三、加快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对策建议

1.科学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边界,真正在重大改革问题上实现新突破。谋划好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改革任务,抓紧制定具体细化、务实管用、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方案。

2.推动产业结构走向优化,真正做好经济结构调整加减法。一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拉动作用。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二是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为突破口,增加有效供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与运营,保证有限的政府投资投向棚户区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三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继续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四是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加大重大项目、重要载体向中西部地区布局的密度。建立东中西合作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产业、科技和人才在地区间的转移,拓宽合作领域,为我国中西部发展形成内生动力提供强力支撑。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真正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位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着力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深化教育培训改革。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打破“课题制”包打天下的局面,分类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

4.打造政府主导综合服务平台,促进要素有序流动,真正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重点围绕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探索改革外商投资模式、外贸经济体制、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重要契机,加大政策拓展力度,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