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精准扶贫 巴中“杨猪倌”重启山乡创业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省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场攻坚战。对于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一体的巴中而言,扶贫开发工作更是一场硬仗。据了解,近年来,巴中市结合市情,探索出了一条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巴山新居”、乡村道路、产业培育、技能培训、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点面结合“1+6”扶贫开发新路径,为扶贫工作注入了新能量。数据显示,自新一轮扶贫攻坚实施以来,巴中市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87.1万人下降到2013年底的54.4万人。2014年,该市再减少贫困人口11.3万人。从试点到推广,一路探索,一路实践,一路总结,巴中市“1+6”扶贫模式已被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并确定为扶贫经典案例。本刊将持续关注,对巴中市扶贫开发工作进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一大早,巴中市平昌县青凤镇龙井村杨先国老汉像往常一样,早早起了床,给猪舍里50多头大小肉猪忙活着准备猪食。3个月前,这500余平的猪舍里还空空荡荡,猪肉价格的起伏,让这十里八乡闻名的“杨猪倌”几年来的日子像过山车,养猪能手一度沦为贫困户。年初,巴中市新一轮扶贫攻坚启动实施,最新的市场信息、最便捷实惠的小额贷款、最贴心的配套帮扶,巴中“1+6”扶贫新模式让“杨猪倌”顺利走上了山乡创业的大道。
扶贫思维:
今年4月,依照巴中市新一轮扶贫攻坚行动部署,地处巴中南端的平昌县也行动起来。贫困户识别的先导工作消息传至龙井村,58岁的杨先国起初并没当回事。“心想领点啥东西,用处也不大嘛。”眼瞅着搭建在家近旁的500余平猪舍空荡荡,“杨猪倌”心里翻着浪:埋头养猪7、8年,猪仔的脾性摸了个门儿清,独独把握不住生猪价格的起伏,“养到去年,亏得糟不住。”38万元债台高筑,叫回家养猪的儿子赋了闲,老伴儿的埋怨,“杨猪倌”不知如何是好。
“龙井村大部分村民从事传统养殖业和药材种植业,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患大病等是部分村民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龙井村党支部书记夏明通介绍,慰问金和慰问品解决不了贫困户的根本问题。于是,结合市情,巴中市探索出了不同于以往“大水漫灌”式的粗放的扶贫思维,转变为针对贫困户的具体成因实施“滴水精灌”。以龙井村为例,在召开多次村民大会宣讲扶贫政策以后,49户自愿申请的村民经民主评议等流程精准识别为贫困户,“杨猪倌”便是其中之一,并被划分为产业滞后型贫困接受帮扶。
精准扶贫让百姓实实在在受了益,仅2014年,巴中市就已精准识别出贫困村699个、54.4万人,并建档立卡精准管理。
扶贫方式:
“造血功能”断穷根
资金一直是制约山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大瓶颈。刚成为扶贫对象的“杨猪倌”心里也有些打鼓,要想重操旧业,种猪、猪仔都得花钱买,“几万块钱,说来就来?”然而一切都以他意想不到的速度飞快进行着:龙井村成立的风险控制小组迅速对49户精准识别出的贫困户,依据信誉程度、技能水平、劳动力状况、家庭收入等给予不同星级的授信,银行派出工作人员到村现场办公,最快第二天便发放贷款,利息低于市场不说,政府还给予贴息帮扶。
“杨猪倌”算了笔帐,他获得了两年期的4万贷款,每年自己只需要掏出720元利息,每月不过60元,剩余2000余元利息由政府补贴。“一下就感觉有希望了,浑身都是劲!”“杨猪倌”领着儿子马力全开,4月底,猪仔和种猪很快买回,弃用一年多的猪舍恢复了生气。眼见“杨猪倌”等贫困户重新忙活起来,忙前跑后的龙井村党支部书记夏明通和驻村干部们很是欣慰。
8月份是“杨猪倌”最忙碌的时候,猪舍的种猪、猪仔数量陆续增加到近50头,“母猪快下仔了,算下来都有将近一百头猪了。”这样的规模,在他致贫以前也是没有达到过的。杨先国估摸着,今年年底前,还可以再出栏一批生猪,增加好几万的收入。“明年准备翻新猪舍,扩大饲养规模,要出去打工的儿子也准备留下来了。”杨先国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整个龙井村49户贫困户已有1/3获得贷款走上脱贫路,1/3贷款申领中,余下特殊情况的贫困户正跟进服务中。
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抓扶贫开发,既是巴中的创新,也是传承。去年,巴中全市共组建驻村工作队808个、选派驻村干部2602人、落实帮户党员干部32568名,实现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帮扶单位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对全市所有贫困户三个“全覆盖”。记者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