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民生之本 共享发展成果
代表委员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在扶贫攻坚,责任重大,要以非常之策、非常之力,坚决打赢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今年全国要脱贫1000万人以上,四川的脱贫任务很重,占到了全国的十分之一”;“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艰巨的任务,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对四川保民生、促脱贫提出殷切希望。
总理的一席话,让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备受鼓舞。他们纷纷表示,面对新常态,更要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专注发展定力,激发改革活力,筑牢民生之本,共享发展成果。
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四川有信心啃下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四川减少129万人,占全国比重10.5%。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作为西部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的四川,无疑是这场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
目前我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只有全国水平的75.4%、84.6%和89%,全省还有近500万群众没有脱贫。代表委员认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剩下的“硬骨头”越发难啃,但我们有信心打赢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信心来自理念的共识。新时期,我省把扶贫开发提升至战略新高度,从“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到“五大扶贫工程”,从藏区六大民生工程到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大手笔推进扶贫攻坚,贫困地区日益变样。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州州长罗凉清说:“凉山的脱贫任务重,占了全省的10%,依靠政府的支持,产业的发展,民族地区斩断穷根的日子指日可待。”
信心来自实践的底气。“过去一年,我省扶贫的工作思路和攻坚行动证明,经济越是趋紧,扶贫攻坚越不能放松,越需要加大力度,最终奋力跨栏,交出了骄人的成绩单。”全国政协委员、省总工会副主席罗茂乡说。
信心来自发展的机遇。在全国人大代表、德阳市市长陈新有看来,“只要充分挖掘发展的空间和潜力,用好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多重发展机遇,四川完全有条件朝着既定目标不断迈进。”
改革破题,创新驱动,精准挖穷根,精准甩穷帽
两年时间,我省减贫250余万,10%的成绩单,能否在新的一年续写?
“我省去年全面完成了新阶段扶贫开发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有了一揽子方案,绝不能束之高阁。”代表委员认为,2015年,扶贫攻坚将由“规划期”转入“施工期”,关键是做实落地。
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说,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必须夯实农业基础设施,还要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的推进才有可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扶贫攻坚靠单项措施、常规手段很难奏效。”代表委员认为,根本还是靠改革破难题,主攻方向就是精准扶贫,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精准找穷因,精准挖穷根,精准甩穷帽。
全国人大代表、达州市市长包惠认为,要在扶贫方式上再创新,在规划制定上要注重当前脱贫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在分类施策上要注重财力扶持与智能培育相结合,在扶贫方式上要注重推进精准扶贫与区域整体开发相结合,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发展,需要内力驱动,也需要外力拉动。”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市长王菲建议,国家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秦巴山片区贫困村增收产业发展扶持的投入力度。“政府财政扶持或提供方便的小额信贷,即可扶持其发展农业生产。”
改善民生,守住底线,从老百姓所急所需所盼入手
发展的过程就是改善民生的过程,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总理的嘱托,也是9000万四川人民的期盼。
对接今年全国目标,四川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占比8%;解决467.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占比7.5%;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5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万套,这两项占比均超过4%……
代表委员深感紧迫,“各级政府要始终把群众的安危顶在头上,冷暖放在心上,从老百姓所急所需所盼入手,继续实施重点民生工程,逐年加大民生投入,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守住保基本的底线。”
“做大民生‘蛋糕’还要分好民生‘蛋糕’。”全国人大代表、通江县副县长郭红梅认为,资金投向上应扩展教育惠民政策,继续抓好区域性特殊民生项目,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表示,教育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要积极支持贫困地区举办应用型高等教育,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全国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中有18万在四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实现无电人口全部能用上电。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坦言,“压力很大,但是我们立下军令状,为了老百姓能用上电,再难也要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