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抓好就业教育卫生三个关键
制图/卢浩
——关注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上)编者按
省政府近期制定2014年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1+6”工作方案,统筹推进藏区民生持续改善。作为今年省委省政府十项民生工程和十九件民生实事的有益补充,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将解决哪些民生突出问题?在工作机制和方法上有什么创新?本报今起对藏区新居建设、教育发展振兴、医疗卫生提升、社会保障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扶贫解困行动等六大民生工程计划方案进行解读报道,敬请关注。社会保障促进计划解读吸纳藏区群众就业可享社保补贴 □本报记者 刘春华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创业带动就业、强化就业服务,确保藏区就业局势稳定。”4月13日,省人社厅就业处处长谭刚、职建处处长过衍在解读“2014年藏区‘社会保障促进计划’”时表示。
就业作为2014年藏区“社会保障促进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拓宽就业渠道?如何提升就业能力?对此,两位负责人分别给予解读。
谭刚介绍,在拓展就业渠道方面,省人社厅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省直部门,与藏区政府一道,推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吸纳藏区群众就业,将政府投资的藏区建设项目,拿出10%—30%的岗位吸纳当地群众就业。指导藏区因地制宜开发牧区草场维护、乡村道路协管、城乡保洁、城乡社区管理服务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家庭困难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未就业“9+3”学生、牧区无业人员等就业。积极为藏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等免费就业指导服务。
此外,还将拓宽转移就业渠道,有序组织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藏区群众外出就业,并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单程交通费补贴。继续加大对藏区就业创业资金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政策规定落实内地用人单位吸纳藏区群众就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补贴。
过衍介绍,在提升就业技能方面,今年将继续实施“千名藏区群众职业培训行动”,组织1000名以上藏区群众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努力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或成功创业。为调动藏区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省人社厅将继续牵头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藏区参训人员及时发放补贴。此外,还将加大藏区农民工培训投入力度,在省级劳务品牌培训项目中,对藏区给予倾斜支持,并结合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培训结构,提升藏区农牧民职业技能水平。
据了解,根据2014年藏区“社会保障促进计划”,将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藏区参保人员养老保险水平。全面推进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缓解藏区参保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切实减轻藏区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连线
孙晓洪(阿坝州郎木寺街道吉祥宾馆老板):我的吉祥宾馆已经开办了3年多时间,以前没有无线上网,也不知道怎样布置才能让宾馆更加温馨。2013年9月,我参加了州人社局组织的 “千名藏区群众职业培训行动”。我没有花一分钱,所有培训费用都是政府买单。当时负责培训的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讲了乡村旅游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学到作为宾馆服务业人员如何规范仪容仪表、如何把床铺得更规范,如何开展餐饮服务等六大技能知识。我知道了如何提高宾馆的住宿服务的舒适度和便捷性,现在我的宾馆虽然只有14间房,但我开通了无线上网服务,游客觉得非常实用。教育发展振兴计划解读为藏区1.3万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 □本报记者 江芸涵
教育是民生之基、公平之要。2014年藏区教育发展振兴计划及时回应广大藏区群众的期盼,着力解决藏区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改善藏区学校办学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我省藏区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改善提升,构建起了基本的现代教育体系。目前,四川藏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600余所,在校生32万余人,专任教师2.4万余人。
由于教育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地域辽阔、气候恶劣、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制约,我省藏区教育总体水平与内地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教育发展振兴计划”的实施,旨在进一步改善藏区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进藏区教育进一步发展。“教育发展振兴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确保汶川、理县、康定、乡城4县年内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加大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力度,力争藏区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65% ,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0% ;深入推进藏区中职免费教育计划,办好内地“9+3”学校,确保内地“9+3”学校招收4000名藏区学生,2011级“9+3”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七项重点工作着眼关键民生
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教育发展振兴计划”的建设资金通过《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农村教师生活补助、省职教专项等渠道筹措。2014年预计投入资金12.68亿元,具体有7项重点工作,包括《行动计划》2014年度项目,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四川省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学前教育保教费减免政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和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一个个项目,着眼关键民生。为弥补学前教育短板,按每名儿童每年600元的标准,为藏区所有在园幼儿减免保教费;为改善寄宿制生活条件,按照每生每年1700元的标准为藏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据介绍,这7项重点工作都是已经启动和正在实施的项目。其中,2014年启动实施的有两个:一是按照小学每生每年30元,初中每生每年40元的标准,全额免除藏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作业本费;二是实施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为藏区1.3万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连线
阿坝州金川中学教师赵杰:“教育发展振兴计划”中提出 “实施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预计投入资金0.31亿元,为藏区1.3万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此惠民政策一出台,藏区农村教师将受益,为教师安心从教,推进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筑牢了基石!医疗卫生提升计划解读保基本强基础促基层提升藏区卫生水平 □本报记者 石小宏
近年来,我省藏区的卫生事业取得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藏区有医疗机构4435个,卫技人员达到10396人,藏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较2010年下降41.58%和8.20%。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藏区卫生发展相对滞后。“此次省政府制定的医疗卫生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无疑将加快藏区卫生事业的发展。”省卫计委民族卫生处处长梁志告诉记者,纵观实施方案,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全力保基本、强基础、促基层,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基本让群众不再因病致贫返贫
在实施方案中,政府用于藏区新农合的资金达到5亿元,这对群众享受医疗服务有了基本保障,加上大病统筹政策和即将全面推开的大病保险政策,让群众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用于藏区公共卫生项目的资金也达到了1.38亿元,并在国家规定标准基础上每人补助5元。针对民族地区妇幼健康,今年还将实施“提高民族地区住院分娩率项目”,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地方病一直困扰着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今年将在甘孜州进行包虫病病情调查,计划筛查30万人,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病人1.3万人,进一步加大包虫病防治力度。强基础推进规范化建设
加快藏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是一大重点。实施方案不仅提出了要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强化其“枢纽”功能,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夯实其“网底”基础,还要引导藏区逐渐由达标建设转向以人员数量、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等为重点的规范化建设。在县级医疗机构建设方面,明确年内要全力推动藏区2个州级、6个县级区域中心和其他县级医院加快发展,为藏区17个高海拔县县医院配置高压氧舱。“这些措施都是根据藏区实际制定的,具有操作性和可及性。”梁志说。促基层打造留得住的人才队伍
卫生人才历来是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今年将制定符合藏区当地实际的人才引进特殊优惠政策,继续通过“阳光天使计划”、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招聘项目,计划为藏区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大专及以上医学毕业生250人。
在向外招聘的同时,注重打造一支留得住的人才队伍。今年计划扩大藏区定向医学生培养人数,定向学历教育计划培养300人。此外,还计划对藏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岗位培训3000人次,以提高州、县、乡、村四级人员“学历、执业资格、职称、岗位技能”四项执业素质达标率。连线
阿坝州阿坝县麦昆乡卫生院院长陈学军: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卫生院的基本建设上去了,可以说为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但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卫生人员的短缺。我们卫生院的编制是8人,但现在却只有3名卫生人员,根本忙不过来。希望能有更多的卫生人员来我们这里,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今日人物:
施杰驻川全国政协委员、省律协监事长、民进省委常委、国浩律师(成都)事务所合伙人,曾获得“全国优秀律师”等称号,入选“CCTV-2011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管住公权需发挥律师监督作用 □本报记者 钟振宇/文 肖雨杨/图
4月11日下午,走入律师事务所采访施杰时,受公安部委托的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正登门向他颁发公安部特邀监督员聘书。“我连续十多年被聘为公安机关特邀监督员,围绕文明执法、警容警纪等问题提出的意见都被采纳,这让我很欣慰。”施杰说。
作为一位资深律师、一名省律协领导和两届全国政协委员,施杰的身上有着太多的故事和印迹,折射着法治进程的变迁。律师地位 不仅是私权代言人
两年前,施杰为一起刑事案件做辩护,面对当地的非正常干预,施杰以律师身份及时向省公安厅、省检察院和省法院反映情况,相关部门先后介入调查。
经过一年多的波折和抗争,被告人在今年初终于迎来了“无罪”判决。
“在这起案件的一审中,辩护人提交的关键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被拒绝。因为律师的坚持,还当庭受到控方的威胁。”施杰说,在他看来,大家更多注意到律师是私权的代言人,而忽略了律师也应是监督和制约公权滥用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年来先后担任省律协副会长和监事长的施杰,通过致信省检察院检察长等方式,推动了全省检察官与律师首次“面对面”恳谈,促成了刑事诉讼案件庭前证据开示及意见交换制度在乐山、眉山两市检察院试点。
日前,由省公安厅与省司法厅联合制定的《关于保障律师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依法行使辩护权的若干规定(试行)》出台。“这是省律师协会多年来一直关注和推动的事项,如果落实到位,今后律师在公安侦查阶段‘会见难、取证难、阅卷难’等三难问题将有望根治。” 执业操守追求法律和社会效果统一
近日,成都奥迪女醉驾获刑的报道,再度引起人们关注。在热议中,“参照物”自然少不了施杰当年担任辩护律师的孙伟铭案。
引发全国关注的孙伟铭醉酒驾车案件中,被告孙伟铭一审被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当时,社会公众大多认为孙伟铭罪有应得。“我在执业过程中的原则是,要注重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施杰回忆说,关键时刻,他决定还原案件的客观真实,维护肇事者应有的合法权利。他担任孙伟铭的二审辩护人后,围绕案件的“求真、求实”做了大量工作。同时,积极引导被告及家属进行赔偿。后来,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冲突得到缓解,为二审改判奠定了良好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跳出个案看现象,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施杰提交了《关于增加危险驾驶罪的建议》。次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刑法修正案(八)中把“醉驾”纳入危险驾驶罪当中,作为刑事犯罪。建言法治 倾听民声方能有的放矢
通过委员提案的方式,推动“醉驾入刑”,施杰成为聚光灯下的明星律师。但当翻阅施杰的履职清单便会发现,正是因为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他才得到了大量有价值和操作性的思考成果。
施杰认为,实现依法治省宏伟目标,群众参与是核心。“律师和委员平日工作都很忙,在网上获取民意成为捷径。”施杰开通了个人微博,和网友交流各类法律话题。今年初,一名残疾网友向他倾诉了期盼单眼驾驶合法化的想法,“我深入论证后,觉得这个意见可行,随即就准备了提案。”
作为四川律师界唯一的全国政协委员,7年来他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紧紧围绕民生法治建设领域递交提案、社情民意等共计100余份。已有“加大毒驾查处力度”、“关于建立网络举报长效机制的建议”等十多件见到效果。“近年来,国内立法中越来越多地吸纳了社会和民众的意见,这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施杰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法治关注的热情。只要发声渠道畅通、相关部门认真对待,就能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进而真正实现民主立法、开门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