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变身“盗梦空间” 多维度“讲述”新闻巨子范长江
一度空间
二度空间
三度空间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张良娟)1月21日,话剧《范长江》再度登陆蓉城。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节奏紧凑,为观众演绎了“新闻巨子”范长江的人生经历。
其实,早在2014年10月,《范长江》就曾在成都首演,并转战内江、宜宾等地演出。随后,剧组蛰伏近一年,对《范长江》进行修改提升。此次演出,《范长江》有何改变?记者前往剧场探访。
感官:《盗梦空间》一样的“纪录片”
一张桌子、两张椅子、一条板凳、两块大屏幕、一架摄像机,构成了《范长江》的全部舞美和道具。
在河南确山五七干校关押范长江的房间里,两名审讯员正在审讯范长江,拉开了整场话剧的帷幕。为了明确自己的历史,范长江动笔写下《我的自述》,通过回忆带领观众一起回到了1927年。
灰白的色调中,范长江参加南昌起义、赴西北采访、“西安事变”发生后独闯西安、采访周恩来、同毛泽东作“竟夜之谈”等人生经历一一展现在舞台上,如同一部黑白“纪录片”。
“如何表现范长江这样的题材?我考虑很久之后,选择了文献剧。文献剧具有极强烈的真实性,有点像新闻纪录片,比较适合表现人物传记这样的题材。”《范长江》的编剧、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黄维若告诉记者,《范长江》的创作内容,均源自范长江所写新闻报道、谈话记录、有关人士撰写的回忆文章及范长江传记等。
不过,这部“纪录片”并不容易懂。两块大屏幕腾挪变换,构筑出审讯房、雪山、草原、公馆等不同场景,舞台也因此被切分成不同时空:时而是老年范长江在审讯房中奋笔疾书、回忆历史,时而是青年范长江跋山涉水、冒着枪林弹雨发回新闻报道,时而是青年范长江和老年范长江隔空对话……“《范长江》有多个维度的叙事空间。”黄维若解释,第一个叙事空间是审讯室里的老年范长江。第二个空间是通过老年范长江的自述,青年范长江的生活空间。第三个叙事空间,是心理空间,老年范长江与青年范长江的自我交流。
“还有一个空间,是审讯室里,摄像机拍摄的空间。你可以理解为整个话剧演出,其实只是一场拍摄现场。一切都可以是戏。”黄维若说,文献剧的叙事空间可以非常灵活,“两度、三度甚至五度空间都可以。”
看点:跟着范长江穿越历史
“周先生,你们真的能放下对蒋先生的仇恨吗?”
“全中国人民的利益,高于两党之间的恩怨。现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中国人民最有利,我们要选择对国家、民族最有利的事情来做。”
这是话剧《范长江》中,西安事变发生后,范长江采访周恩来时的一段对话。由于是一部文献剧,这样的历史场面常常和大量的史料、新闻报道一起出现在观众眼前。其中,《大公报》成为极其重要的道具,带领观众回到范长江所经历的每一场历史事件现场。
然而,范长江所经历的重大历史现场,离不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话剧舞台上如何呈现国家领导人形象?《范长江》放弃了特型演员,而选择通过声音塑造形象。在舞台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蒋介石等人都以历史照片的形象出现,演员们则通过诵读配音的形式,完成演出。
省人艺的青年演员李淼曾参与过近千部影视剧的配音,他在剧中要先后为毛泽东、蒋介石进行配音。“我先请当地人用方言把台词诵读之后录音,然后用音标标出来,再一个字一个字来学习。”李淼说,此外,还需要看很多历史视频,来模仿说话的声线和神韵。“语言也好,外形也好,都是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关键是把握好人物在当时情境下的心理和身份。”
不仅如此,在剧中,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也都讲的是当地方言。“浙江话、湖南话、江西话、陕西话、宁夏话,甚至还有日语。”在剧中饰演老年范长江的省人艺副院长贾建利告诉记者,坚持用各地方言演出,虽然增加了很多难度,但也真实还原了当年的情景,成为《范长江》的一大特点。
有趣的是,因为范长江走南闯北,走遍了四川、宁夏、甘肃等地,接触过军阀、土司、脚夫、赶马班等不同的人物,舞台上也如同浓缩了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时而是上世纪的《浔阳琵琶》,时而是秦腔,时而是陕北民歌,时而是蒙古长调,时而是日本古乐,如同上演了一场微型音乐会。
改变:增加更多正能量
话剧《范长江》2014年首演之后,剧组又蛰伏近一年,对其进行打磨提升。再出山,《范长江》有啥变化?
“增加了更多的色彩和亮度。”这是贾建利眼中的变化。
据了解,此次打磨提升,编剧黄维若删减了原有的两场戏,又增加了三场戏。“三场戏都和延安有关。因为延安是范长江产生信仰的地方,是他的革命圣地。”黄维若告诉记者,一场是范长江在延安感受到的震动,一场是他在胡宗南占领延安后,跟随毛主席转战各地的戏,以及他最终坚守信仰,回到信仰出发地延安的戏。
“这三场戏,其实是范长江从感受到革命信仰与理想、践行信仰、坚守信仰的一个轨迹。”黄维若说,第一版的《范长江》更多地是突出他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追求新闻真实性的脚步,而修改后的《范长江》则有了更多的正能量。“增加了他坚守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至死不渝的情怀,让追求新闻真实性和革命信仰互为表里。”
“我这个人,一辈子不说假话。”演出的最后,终于要从审讯室被放出的范长江以生命为代价,坚守了自己的人生和革命信仰,引得台下一阵叫好。“这也是《范长江》想要探讨的一个主题:在生命最艰难,面临强迫、残暴、压力之下,一个人灵魂和信仰的力量。”
小帖士
文献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欧洲出现的一个话剧分支,在1970年左右达到高峰。文献剧所有的台词都来自真实事件,以新闻报道、法庭记录等一切构成文献的材料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