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壳”事业单位性质培训中心被撤
法制晚报讯(记者 温如军)今天上午,法制晚报(微信公号ID:fzwb_52165216)记者从中纪委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市144家事业单位性质的培训中心已撤销43 家,摘牌20家,调整职责58家,保留1家,还有22家正在整改中。今后,类似的官办培训中心将不再批设。
43家“空壳”中心被撤
去年7月,中央巡视组向北京市反馈巡视意见时指出:有着“官方背景”的培训中心“问题突出,成为不良作风的滋生地”。北京市迅速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经过梳理,将范围圈定为144家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批设立,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培训中心。
日前,北京市编办称,今年年底前,北京市144家事业单位性质的培训中心将全部整改完毕。截至目前,已撤销43家,摘牌20家,调整职责58家,保留1家,还有22家正在整改中。
据了解,这些培训中心中只有52家有培训场所,具备培训功能,其他的多是徒有虚名。有的是长期 未开展工作、未正常运行的“空壳”中心,有的除了培训功能外还有餐饮娱乐等设施。因此,北京市在对这些培训中心“手术”时并未“一刀切”,而是采用了撤 销、摘牌、调整职能和转企改制四种方式,使其不同职能“各就各位”。如把组织指导公务员培训和公益培训的职能划归机关,规范其名称、职责和管理,以便更好 地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对既承担内部培训,又承担公益培训或者面向市场提供经营服务的“多面手”交给社会组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相应服务, 保证培训的质量效益,同时剥离其面向市场提供经营服务的职能;对提供经营性培训服务的培训中心,彻底交给市场,实现转企改制,政府退出这一领域,现有培训 机构进行相应的撤并整合,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或从事公益服务事业。
截至目前,被撤销的培训中心共有43家,如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共核销了处级领导职数1正2副,原有的35名经费自理事业编制被收回。
被摘牌的20家培训中心,主要是在其他机构加挂培训中心牌子,但已经不再承担培训任务的场所,如北京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加挂的“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指导中心”牌子,已被摘掉。
还有58家被调整职能的培训中心,主要是指那些职责发生变化不再承担培训任务的,如北京政法职 业学院培训中心,由于主要承担的是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开展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有关组织工作,所以在此次整改中调整了职能。另 外,还有的被要求转企改制,退出事业单位序列,收回事业编制。
144家事业单位性质的培训中心中,只有一家培训中心被保留。对此,北京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是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所属北京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原因是“考虑到对军队转业干部的培训工作有其特殊必要性,因此予以保留”。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社会培训机构匮乏的情况下,由党委、政府等部门直接举办的培训中心应运而生,在当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现在社会培训市场日渐成熟,这些有官方背景的培训中心自然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市编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整改的力度很大,实行高标准、严口径。像被撤销的培训机构,需 完成“机构发文撤销、编制收回、人员安置到位、资产处理完毕”这四项工作,才算真正完成整改。“通过机构‘拆庙’和财政‘断奶’的‘组合拳’,既狠抓机构 设置的源头治理,又注重切断财政输血的‘后路’。”
据介绍,所有被撤销、转企改制的培训中心,一律都不再安排财政经费;对于摘掉了培训中心牌子的单位,也不再安排培训工作相关方面的经费,以保证财政“断奶”。另外,原为事业单位属性的培训中心,所涉及的编制,也将随着培训中心的撤销一并收回,由市编办统一调配使用。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144家培训中心的总资产达15.76亿元,除了保留的一家培训中心外,剩 余资产也随整改一并处置。有的将培训中心的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如市地税局干部培训中心就将其资产协议转让给中国建设银行;还有的转为从事公益服务事 业、交由本部门履行职能需要、交由社会组织管理等,如市民政局培训中心(北京京民职工培训中心),资产整体划转到市军休办。
今后政府不再办培训中心
“官方背景”培训中心整改撤销后,真正的培训需求是否会受“冲击”?对此,该负责人说,目前培 训中心大体分两类,分别是面向公务员培训和向社会开展公益培训。当前,公务员培训主要由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承担,其中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业务培训可由高 校、研究机构承担。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方向,面向社会的公益培训,应该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提供。
据了解,在今年年底前,144家培训中心将全部整改完毕,目前仅剩的22个培训中心还将撤销17个,调整职能2个,另有3个将完成转企改制。今后,北京市将更加严格控制规范管理,原则上不再批准设立新的培训中心。 文/记者 温如军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