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改变发生——第五届中国(绵阳)科博会回眸
“Please,hurry(请快一点)。”第五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期间,身边人不断提醒以色列高级专家组织总裁约西·马克。上午要交流克隆技术,下午要参加论坛,约西·马克的时间总不够用。
约西·马克记得参加首届科博会时,听说四川是农业大省,他特地组织了大批灌溉技术专家来川交流。而随着参会次数增多,双方合作早已拓展到健康、医疗等多个领域,“这里变化真的太快了”。
伴随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诞生的科博会,从首届至今的5年中,见证并推动了四川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进程。
9月9日,第五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绵阳闭幕。这届以“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科技盛会,用3天时间诠释了过去5年中反复印证的一句话——科技让改变发生。
瞄准“全国军民融合第一展”
大批军工技术从“深宅大院”走向居民生活
本届科博会上,一台高速扫描仪吸引大量观众驻足。普通扫描仪1分钟扫描20页,它却能做到1分钟扫描70页,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
这种高速扫描仪由位于绵阳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该所所长刘勇介绍,该项目是军工技术与民企合作的“结晶”。
本届科博会发布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220项,其中仅20个优秀军工科技项目就获意向投资17.7亿元。大批军工技术正从“深宅大院”走向居民生活。
这源于更多单位的参与。本届科博会,国家国防科工局首次从全国筛选9家“民参军”企业参展,参展军民融合企业总数达207家。
这源于更多思想的转变。第一届科博会主题的三个关键词中,“军民融合”排在最后,本届科博会则提到了首位。有观众还记得,“没有饥饿感,谁会出去找吃的”是首届科博会上军工企业的热门话题;而今年热门话题转为“如何更聪明地使用军民融合相关技术”。
瞄准“全国军民融合第一展”,更多开创性的探索得以进行。本届科博会期间,国内首个“军民融合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启动建设,专注为军民融合企业提供人才“专业管家”服务,开创中央军工单位与地方合作开发军民融合人才的先河。
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峡谷”
参展项目、科技成果交易及合作成果为历届之最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往往会有难以逾越的巨大鸿沟,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死亡峡谷”。
科博会搭台,让科技成果转化越过“死亡峡谷”。本届科博会上,中国知识产权运营联盟项目经理王蔚为发布了一组用泡沫建平房的专利,从讲台下来到晚上回酒店,她就接待了7批来接洽落地的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博会的应有之义。5年来,科博会不断聚集全球最新科技成果,如今已成为海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发布与交易、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
看数量,本届科博会吸引包括世界500强、知名企业、重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在内的754家单位参展,参展项目3065项,均创历届新高;
看质量,全球首款“双M型”高速智能无人艇、世界首台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
看成效,本届科博会签订科技成果交易及合作意向协议金额近80亿元,签约产业投资、成果交易、产品采购、投融资、四大经济区等各类项目金额1114亿元,均为历届之最。
越过“死亡峡谷”,科博会不仅“授人以鱼”,更有“渔猎之法”。
“(推动成果转化)必须有一个成熟的生态体系。”9月7日,中国-以色列(四川)经贸创新合作大会上,以色列魏茨曼科学院耶达技术转移中心中国区代表达什蒂介绍,政府应根据创新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支持计划。
理念,正迅速变为现实。同一天举行的科技金融高峰论坛暨投融资对接会透露,我省将建立科技型企业数据库和服务平台,通过整合科技企业和项目资源,引导金融资本促进科技发展,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投资机构找项目难现状。
打通对外开放合作的“科技丝路”
44个国家和地区参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
伴随《蓝色多瑙河》轻快的乐曲,身着各民族服饰的人们缓步走向舞台中央,翩翩起舞。他们身后的屏幕上,一条闪耀的金色纽带从欧洲多瑙河发端,一直延伸到中国……
本届科博会开幕式上的这一幕,让巴基斯坦驻成都总领事馆商务领事马苏德记忆犹新,因为它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科技发展与开放合作始终紧密相关,科技进步由各地人民共创共享。
这也是科博会一以贯之的理念。5年间,从最初1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到如今包括以色列、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44个国家和地区,科博会始终坚持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科技资讯、配置创新资源,搭建起一条对外开放合作的“科技丝路”。
更大规模合作得以展开,本届科博会上,以色列作为主宾国,以色列最大风投机构吉萨公司等104家知名企业和机构参展参会;更美好前景得以谋划,我省和以色列共同发布《加强四川省与以色列创新经贸合作中国(绵阳)科技城行动计划》;更多智力人才得以引入,在国外智力项目成果展示暨外国专家组织巡诊回访等6场高端人才交流对接活动中,来自以色列、德国、法国的3个外国专家组织与74个引智项目成功对接。□本报记者 熊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