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四川省科协会员日活动 学者共话科研发展

13.12.2013  15:43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13日消息  今天上午,2013四川省科协会员日活动在科技馆举行。本次活动以"改进作风、服务基层"为主题。会上对一批成果卓著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四川省推广和宣传哮喘诊断、标准化治疗专家王刚,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专家王承东、全世界首次发现女童摄入高膳食植物雌激素会延后青春期启动的营养学专家成果……

  今天上午,在四川省科技馆,省内50多位年轻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畅谈科技创新的经验、自身成长的感悟。他们的平均年均不到35岁,却拥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令人称道的科研成绩。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李超今年才34岁,交谈间充满了自信和朝气。很少有人能看出,这个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学者,在十余年的从业经验中,他发表论文68篇,其中SCI收录14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外科相关专利6项。他告诉记者,其实现在很多年轻的科学家都和他一样,一边坚守在自己本职工作的岗位上,一边兢兢业业的搞科研:因为临床外科的单位的确很辛苦,我们白天要开很多的手术,晚上来做我们的科研,每天晚上都会到很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省内年轻的学者们对国内的科研前景普遍看好。他们大多有在外国工作或者留学的背景,但都选在留在国内发展,都立志于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引入国内,并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李超就说:感受深在我们的临床治疗不比国外差,但是为什么在医疗认可上要比国外差一点?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个案越来越多,但是方案越来越少。所谓的方案也就是改正案。

  会上,四川大学校长、省科协主席谢和平同年轻的学者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他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科研理念,让年轻学者们受益匪浅:年轻说实话,我们的条件比过去好了很多,不管是我们的临床条件还是科研条件,都比老一辈的好,老一辈他们很辛苦。我觉得在我们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前提下,我们的物质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这些年轻人更要发挥我们情商,怎么利用我们的物质条件为我们的科研做贡献。

  川台记者邓雅薪 报道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四川电台新闻频率: FM:98.1 FM:106.1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