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建旅游改革创新取得“热核”效应

30.01.2015  15:28

  2014年,是福建旅游产业重要的转型发展之年。这一年,福建旅游以围绕“1135”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努力打响“清新福建”品牌,充分发挥生态和对台优势,着力创新机制体制,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在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过程中,绘出浓重的一笔。

  一、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一是推动旅游发展理念创新。聘请国内知名规划团队,编制完成《福建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规划》,邀请国际、国内知名旅游专家深入市、县实地调研“把脉”福建旅游;研究拟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强化了改革创新顶层设计。

  二是探索旅游投融资改革创新。去年,福建省首家旅游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泰宁旅游支行正式揭牌。这是经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和三明银监分局批准设立,通过进一步延伸对旅游产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精细化管理,为泰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并在支持泰宁旅游经济建设中壮大自身的业务规模和竞争实力,满足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需求。

  三是推进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继冠豸山景区收回经营权后,去年4月,泰宁县正式收回大金湖旅游项目许可经营权,首创国内类似风景名胜区成本较低、动荡很小、交接顺利的回收模式,实现了全县旅游主景区资源国有化。去年7月,宁化县成功收回天鹅洞群风景区门票专营权和景区整体经营权。这两家景区经营权回收后,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做好景区的服务提升、秩序维护、资源保护等工作,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四是强化改革创新顶层设计。组织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等措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继续推动旅游综合体制改革,从传统的行业管理向统筹协调、共建共治转变,探索创新适应旅游业综合性产业特征的发展管理体制机制。支持厦门等有条件的市、县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推进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分类管理,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景区管理和营运。

  二、转型增力催生新业态

  一是抓平台,优化政策环境。发挥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职能,形成35个领导小组成员推进旅游的合力,携手推进126项旅游发展任务,包括联合相关省直部门下发《关于共同推进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指导意见》、《关于开展2014年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旅游全域化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发展海洋旅游、生态旅游、全域化旅游提供政策支撑。其中,与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共同推进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指导意见》以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为重点,推出首批20个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项目,并先后于2014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投资福建旅游”旅游招商推介会、“9·8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等活动进行推介。同时,出台扶持政策,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深化海域海岛旅游资源科学利用,探索海岛旅游管理机制,推进海岛旅游产业发展。省海洋与渔业厅对列入福建省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涉海项目,均给予海域使用金省内部分减免30%的政策优惠,海岛使用金参照海域使用金的优惠政策给予减免。经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批准,用海基本给予25年的海域使用期限,重点项目还可延至50年,期满后可续期。此外,还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开展无居民海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争取中央海域使用金支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示范项目“长乐东洛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和“火烧屿及大兔屿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等累计2.06亿元。

  二是首次开展重点景区托管。第十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上,福建首次推出26个重点景区面向境内外托管招商。这些托管景区涉及到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高品质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完善,发展潜力巨大。此次托管招商,重点面向台湾旅游管理团队,吸引台湾专业投资管理公司,专家认为,引入这一科学有效的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将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催生福建旅游新业态,提高景区运营管理水平,促进福建景区创新提升,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三是积极创新培育一批新业态项目。重点引进海上休闲旅游、康体养生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旅游产品,发展野外拓展、户外露营等健身产品,建设一批中药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游艇码头(俱乐部)和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推动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型。

  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去年3月10日,打造“清新福建”品牌写入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清新福建”成为福建对外整体形象宣传的代表,在旅游市场上吹起一股“清新”风,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大企业投资旅游的目光。万达、世贸、华侨城、港中旅等多家龙头企业集团正在积极落户福建。七匹狼控股集团“慧眼选秀”,斥资参与五店市传统街区等改造项目,参与泉州新门街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改造。福建旅游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开发建设文旅融合项目。如泉州安溪县打造福建省试点小镇——南翼新城,引进了恒安集团,计划投资35亿元,依托安溪龙门镇和官桥镇的温泉资源,打造以温泉养生为主线,集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为一体的“连捷世界温泉旅游度假村”。

  二是积极打造休闲度假链。打造一批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发展特色体验、购物旅游,形成多元化、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休闲度假类旅游项目群。位于永定的福建土楼客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规划项目34个,总投资200亿元,按照文化旅游“点、线、面”特点,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影视拍摄、演艺动漫、工艺创意等文旅深度融合业态,填补当地休闲度假的空白。

  三是强化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去年以来,省旅游局与省质监局共同制定《关于确定首批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的通知》,首批试点包括永泰县等9个(县、区),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等12个景区,福建省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等12个旅行社和厦门日月谷温泉度假村等10个饭店,覆盖全省主要知名县和旅游景区。同时,积极推进《生态福建旅游标准体系》中相关地方标砖的立项,确定《福建省自驾游生态营地服务规范》、《乡村旅游特色村、镇服务与管理规范》、《旅游全域化县(市、区)综合评价标准》、《客栈设施与服务管理规范》等4项省地方标准的立项,已进入审定阶段。省统计局整合优化《福建省国内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审批通过《2013年度福建省乡村旅游经济指标调查》,并对项目的组织实施、统计报表的规范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完善。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福建旅游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苏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