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樊和平教授来我校讲学

15.09.2015  11:47

    为加强对外交流,促进伦理学学科建设,训练学生的学术思维和问题研究能力。9月11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樊和平教授应邀来我校作了题为“现代人如何才有文化”的学术讲座。该讲座由校党委书记周介铭主持。

    樊和平教授在讲座中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大力发展以后,我们的文化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他以英国伦敦的街道为什么没有直道为例,展开了其对于文化的理解。在讲座中,樊教授指出,与英国相比,中国的很多城市从视觉直观上看,缺乏文化感。我们城市中的大道往往修的又宽又直,其实将大道修得笔直更多象征的是一种绝对权力。在我国很多大城市中,人们一般的休闲方式基本上遵从“停车—看货—付款—走人”的模式,日常生活中文化感的缺乏,让现代人存在着诸多的局限。这样一种文化缺失,是否会让我们堕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式强人逻辑,甚至陷入到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的逻辑之中,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深入浅出列举了现代人缺乏文化感的例子之后,樊教授向大家讲解了“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化”。他提出:“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以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文化大体上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要素:即“生命过程”、“生存困境”、“解释系统”以及“意义世界”。在详细解释这四个文化要素时,樊教授妙语连珠。他说到:“凡是一个时期人们生活的极度痛苦,在那一时期就很有可能产生极度繁荣的文化,‘大文化’总是诞生于人类的大困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需要构造一种‘意义世界’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美好。我们的实际感受中,春天总是带有着一丝疲乏和困顿,是每个人的低迷期,但为什么我们要将春天描述的那样美好?其实就是想通过构造一个意义世界来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在场的师生无不被樊教授精彩的讲解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所折服,纷纷表示听了樊教授的报告,让我们明白了文化的真正含义以及文化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

    政治教育学院院长李小平在总结中指出,樊教授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和大量的文化素材,向我们展现了文化的独特魅力,使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对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我们广大师生一定要将今天樊教授所讲的内容运用到我们日常的行为中,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于文化的理解。

    樊和平教授简介:

    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特聘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世界伦理学中心副主任(主任为杜维明教授),资深研究员。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伦敦国王学院访问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加收;国家“万人计划”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333工程”第一层次(院士级)专家;江苏省社科名家;第八、九、十届江苏省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兼职教授、名誉教授或研究员。出版个人独立专著12部,合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独立发表论文230多篇。成果获全国、教育部、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多项。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重大招标项目二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二十多项。国家“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东南大学二期、三期项目、江苏省“2011”项目总召集人,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首席专家和总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