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苍溪“挂包帮”:扶在急难处帮在点子上

16.09.2014  21:52

中新四川网9月16日电 题: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苍溪“挂包帮”:扶在急难处帮在点子上
  作者:刘彦君
  9月的四川苍溪县元坝镇张滩村,一片片红心猕猴桃挂在田间,一排排脆冠雪梨压在枝头,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直通村户。
  望着眼前的一切,苍溪县元坝镇党委书记陈星满心欢喜:“过去张滩村以种水稻、玉米为主,一年到头,一亩地的纯收入不超过500余元。现在村里建成了560亩标准化的梨芋产业园,每年总收入达330余万元。220亩标准化猕猴桃园,预计年投产美亩收入将达到1.5万元左右。”更让他高兴的是,随着近10公里绕村水泥路的修通,村民买卖东西再也不用肩挑背磨。
  而这一系列的“成果”和“实惠”正是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西南油气分公司在四川开展“挂包帮”工作中对贫困村定点帮扶的结果。
  受帮扶的贫困村绝大多数地处偏僻,交通落后,张滩村也不例外,与该村相似的还有“中土乡大坪村”,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土地贫瘠,无主导骨干产业,农民群总增收乏力,是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在苍溪县的重点帮扶村。
  “自2010年以来,局、分公司共投入资金320万元,分别对两个村进行帮扶,使帮扶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落民居改善和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构建了和谐新农村。”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德宽告诉记者。
  破题发展
  产业培育壮大道路硬化畅通
  发展滞后、发展不足是贫困村最大的问题。如何实现加快发展?中石化西南石油局挂点领导、包村部门和驻村干部把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集中连片开发作为首要任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增强帮扶村“造血机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中石化西南石油局根据帮扶村的区位优势和村民的意愿,四年来,在张滩村打造了560亩梨芋产业园、220亩标准化的猕猴桃产业园,在大坪村村道路沿线建立猕猴桃产业示范园50亩。
  “此外,我们还在大坪村不变耕种土地上发展珍稀苗木产业350亩,主要栽种桂花树、银杏树等经济林木,同时进行吸引经济作物套种。”王德宽介绍,这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增收问题,另一方面加强了中石化西南油气田元坝会战中——元坝净化厂厂区周围的环境美化工作。
  “打通最后一公里”“要致富、先修路”张滩村有一条7公里村组道路崎岖不平,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的现状,对此,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及时对4公里村道和3公里组道进行了硬化,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促进产业大发展。
  “原来到镇上办事,十几里山路来回要走一天,现在路通了,坐车到镇上用不了半小时。”每周都要去镇上卖东西的老人乐滋滋地说。
  变化还在持续。针对当地外出务工群众多,农忙时节严重缺乏劳动力的局面,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又为全村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耕种机、抽水泵、喷雾器等农机具20多台,解决了农业生产落后的问题。
  此外,在三年帮扶工作中,还为当地村居建沼气池、硬化院坝、整治房屋前后水沟、建垃圾中转站……这一系列举措都为村居的净化美化,构建和谐新村做了贡献。
  扶贫扶智
  送贫困生深造科技帮扶智力
  “扶贫先扶智、输血先造血,治标先治本”——在走村串户的过程中,中石化西南石油局驻村干部了解到张滩村的14名应届高、初中贫困毕业生面临上学、就业难难题,考虑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张滩村的贫困面貌,就应该从青少年的知识学习和技术技能掌握抓起。于是将14名贫困学生免费安排到南充石油化工学校进行定向培养,毕业后全部安排到所属企业工作。
  “免费帮扶14名贫困学生目前已全部就业,工作一年后目前平均工资达到近4000/月,而且是长久较稳定的工作,从源头上根治了14个贫困家庭,达到世代脱贫。”陈星告诉记者,中石化西南石油局的帮扶解困新途径给当地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也赞誉满满。
  此外,中石化西南石油局还建立了20万元“致富帮扶基金”走持续发展之路,积极探寻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向群众提供可发展的经济项目、技术、销路等一条龙服务,并向每户提供“致富帮扶基金”1000-5000元启动资金,在群众的项目取得收效后,根据统计和评估,有偿的收回原所致富的帮扶基金,收回的资金将继续用于下一批扶贫项目。这种循环模式的帮扶也让百姓增加了积极性,得到更多收益。“中石化西南石油局注重特色产业和劳动力资源开发上进行帮扶,这是开发式、造血式帮扶,这样帮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曾如是说。
  企地互动
  百姓感恩助推元坝气田开发建设
  “最红的橘子留给中国石化”一进村,就听到这样一个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故事,56岁的谢映发是张滩村4组村民,当地有名的贫困户,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谢映发的两个孩子上大学,被迫贷款。不幸的是,谢映发的妻子又查出患了食管癌,让一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2010年开始,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定点帮扶我们,家里开始栽种橘树,两年后橘子丰收,家里的经济也变得宽松。”谢映发说,临近春节,院子边最红最大的一树橘子却还没有采摘,很多商贩前来询问,他都执意不卖,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确说:“喝水不忘挖井人,最红最甜的橘子我一定要留给中石化的人来尝一尝。
  沿着一条条平整蜿蜒的水泥路走着,一幅幅幸福新村的景象尽收眼底。
  “感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老区百姓永远忘不了。”75岁的张滩村村民陶友传见到中石化一行时,激动的走上前去“拉家常”,并拿出自家种的翠冠梨招待大家。
  “在中石化的帮扶下我栽种了110棵脆冠梨树苗,肥料、农机、栽种技术都由帮扶项目提供。今年梨树第1年挂果,虽然受到旱情影响,但也卖了1100多元。”陶友传说:“明年预计要收2吨果子,到时再卖个好价钱。
  在陶友传眼里,他这个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大山里面的人,看到现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因为元坝气田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蔬菜有了销路、村民家家增收致富。“当时元坝净化厂的大件运输让我大开眼界,将来还不知道要发展成什么样子,儿孙们都可以享福了。
  不仅如此,在中石化元坝气田的建设过程中,就近百姓也都纷纷到工地找活儿干,“今年2到4月,我在工地上打混泥土,推沙还挣了一万多块钱。”张滩村64岁的村民戚思德说到这里时脸上挂满了笑容。“像我这种老年人不出门也能挣到那么多钱,以前想都不敢想。
  “我们对百姓实实在在的帮扶,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王德宽表示,也正因如此,中石化在这边的油气开采工作的外部环境也更好了,百姓对企业的认知和理解度也更高了,为元坝净化厂的建设以及元坝地区的管网铺设,减少了很多矛盾和冲突。“在帮扶中,看到老区人民干天动地,老百姓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
  事实上,元坝气田的建设伴随着路网、电网、官网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上,当地农村也得到了实惠,项目的巨大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带动着当地乡村旅游、观光休闲等产业发展。
  发展,源于真情“挂包帮”。只有以心交心,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扶在急难处帮在点子上,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扎根四川,辐射大西南地区,近年来,除真情“挂包帮”以外,面对地震、泥石流等灾难频发的情况下也冲在前线,勇于担当,哪里有灾情,能代表中石化的“蓝色火苗”就燃烧在哪里。这也正是中石化切实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榜样,是“让人民满意、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重”的中央企业典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