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00万矮小患儿仅3万在治 破解难题需多方合力

05.05.2014  17:58

全国4-15岁需要治疗的矮小患儿约有700万,然而,每年真正接受治疗的矮小患者不到3万名,许多家长不知道矮小是一种病,更不知道这种病可以治疗。记者日前从《健康时报》社发起并在健高儿科举办的“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上海站获悉,全社会和患者家长都亟待普及矮小症的相关知识。

警惕儿童生长速度减慢

什么是矮小症?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沈水仙教授说,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或低于第3百分比线(统计术语)。

生长速度减慢往往是早期信号之一。”沈水仙教授说,人的身高受遗传、营养、疾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正常儿童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如果孩子出生时身长小于50厘米,1-3岁儿童每年增长小于7厘米,4岁至青春期儿童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儿童每年增长小于6厘米,就认为是生长速度减慢,需要及时去诊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矮小是需要治疗的疾病

根据抽样调查,中国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现有矮小人口约3900万人。所有矮小人口中,4-15岁的需要治疗的患儿约有700万。然而,我国每年真正接受治疗的矮小患者不到3万名。

沈水仙教授认为,造成矮小症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家长不知道矮小是一种病,更不知道这种病可以治疗。

许多家长不认为矮小可能是一种疾病,固守“早长晚长”“十三四岁蹿一蹿”等错误观念盲目等待。沈水仙教授建议,每3个月应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在班级站队总是排在前三位,或比同龄孩子个头矮5-10厘米,家长就应该引起注意。

患儿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幸福生活只能发生在童话故事里,在现实生活中,身材矮小带来的问题却太多太多。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兆文教授介绍,矮小症患者的身心发育受到很大影响。与正常儿童相比,虽然他们的智商属于正常范围,但大多有心理内向、情绪不稳的个性特征,存在交往不良和社交退缩现象。

来自本市的抽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矮小症患儿都存在自卑、抑郁等不同的心理障碍,有的孩子甚至因为身材矮小而不愿上学。只有让患者家长破解误区,并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比较好的疗效,让孩子们恢复自信。(记者 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