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成都区县如何推进有机农业

23.09.2015  11:31

  成都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特有的生态资源优势为有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也赢得了成都农产品优质、天然、生态的美誉。      ——编者

  金堂:开展标准化示范

  金堂全县拥有地理标志认证产品5个;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21家、产品32个;涉农商标262件。

  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种植养殖业标准化生产基地44个,全国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项目(金堂脐橙)1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创建示范场2个等。共修订完善农业标准15项,涵盖了金堂县四大特色农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养殖业,涵盖企业(园区、基地、专合组织)达100%。斥资2000余万元,重点打造金堂县综合农产品公共品牌“田岭涧”。

  双流:促进科技转化

  近年来,双流县大力实施有机农业发展战略,建设有机农业生产基地8400亩,建成成都市艺隆草莓种植有限公司、成都汇众农业有限公司等14个集中成片、规模种植在100亩以上精品农业生产基地,取得蔬菜、草莓、葡萄等14个有机转换认证,全年总产量2600吨。彭镇冬草莓、金桥有机蔬菜、黄水有机粮油等有机生产基地各具优势。黄甲麻羊主产区每年出栏优质麻羊近20万只,年产值达1.4亿元,黄甲麻羊种养循环示范基地等特色彰显。

  郫县:科学合理规划

  截至目前,建成有机(有机转换)基地8000余亩;已取得有机认证的食用菌、十字花科、葫芦科类作物48个;实现年产量1.54万吨,产值1.8亿元。

  科学合理规划,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根据发展有机农业的条件和特点,结合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和技术条件规划适宜发展区域。筛选出一批适合有机农业生产的项目优先发展,给予重点扶持,尽快形成规模。重点规划品种主要为韭黄、萝卜、榨菜、花菜、莲白、扁豆、生菜、苦瓜、韭黄等蔬菜和食用菌及优质粮油。基地单元以200亩到3000亩为宜(含隔离缓冲区)。

  蒲江:发挥资源禀赋

  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禀赋和规模产业基础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优质茶叶、柑橘、猕猴桃“三业并举”,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三化促动”,加快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标准化茶叶、柑橘、猕猴桃生产基地分别达20万亩、20万亩、10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和GAP认证基地61个,认证面积14万亩,其中,有机认证面积3.2万亩,产品41个,全县有机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

  彭州:着力基地建设

  近年来,彭州市已培育出了有机农产品认证26个,认证面积31820亩。

  着力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坚持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合组织)积极采用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广农业技术标准和引导农民致富中的主力军作用。

  都江堰:强化政策激励

  目前,全市共取得有机转换认证和有机认证的企业(合作社)26家,认证基地规模2.1万亩,产量约1.9万吨,涉及产业主要是:茶叶、猕猴桃、蔬菜(食用菌)、川芎、竹笋、三文鱼。

  坚持政府导向支持,出台了《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试行)》、《都江堰市现代农业扶持办法(试行)》和《都江堰市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意见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对取得有机转换证书的给予4万元补助奖励,对取得有机认证证书的给予2万元补助奖励。

  青白江:加强质量监管

  青白江市有39个产品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证书,产品涵盖蔬菜、水果、食用菌、生猪、禽蛋等20余个品种。

  一是帮助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生产台账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原料采购验收制度、包装标识制度等,并制定了田间管理制度、灌溉管理制度等产品质量安全措施。二是做好产品质量监管。及时将有效认证企业信息通报质监部门进行证后监管,并对其产品进行定期抽检。三是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