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径
近年来,眉山市东坡区复兴乡山祠村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从改造低效田、开垦荒闲地、发展新产业“三招棋”着手,开辟了一条鼓起农民钱袋子、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好路子。
春耕时节,走进山祠村春忙的田野,但见一片平整的高厢埂上,不少村民正在栽植李树苗。“这些栽的都是‘凤凰李’新品种,栽后隔一年就会挂果,今年刚起步面积就达到500亩。”该村村支书王长安告诉记者,全村除了成片栽植李子树,还从无到有发展红心猕猴桃、火龙果、葡萄等高端水果,总计面积达到1000多亩,按市场价格走势分析,巨大经济效益不言而喻。同时,全村还结合打造起现代观光农业,向幸福美丽新村的愿景迈进一步。
“三短板”制约种田效益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按照绿色、生态和质量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产出质优价高的农产品,才能增加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种田效益。”王长安对此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全村种田效益不高,“短板”制约在于以下几点:一是沿袭低端种植。山祠村属典型的平坝地区,大小春主要以种粮、油作物为主,全年大小春两季相加,除去种子、肥料、工夫等生产成本,一亩田顶多纯收入1500元,而且很花费劳力,缺劳户种田更成问题。因此,不少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对承包田的耕种有所弱化。二是生产条件受限。一方面,全村地形比较平坦,农田排灌不顺畅,部分田块下湿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自八十年代初土地承包到户以来,农户田块零星分散,不便机械耕作,增大了投入成本。三是闲置荒土较多。全村许多农户外出务工、城里购房或家庭缺劳等原因,本来对承包田就没有种出多大效益,而对于自家的宅基地、竹林地、鸡啄地、边荒地、坑凼地等闲荒地就更是无瑕顾及。因此,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和价值很大。
“三招棋”走出产业新路
如何补好增收“短板”,走好效益农业新路?
去年以来,随着中央农村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山祠村以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引领,围绕探索现代观光农业路径,因地制宜从村情实际出发,把全村2008年抗震救灾中产生的“自力更生、自救互助、自强不息”的“三自精神”转化为着力走好产业发展的“三招棋”上。
改造低效田。山祠村去年在尚无项目支撑的情况下,两委班子成员率先带头捐资、垫资,总计筹集资金30多万元,按照方格田块100米配套一条沟的标准实施,集中对全村下湿低产田进行改造,共铺设涵管700多根,完成60多条路基工程,建成沟端路直、排灌通畅、机耕方便的标准农田,提升了耕地质量和作物产能。
开垦闲荒土地。该村按照实施规划方案,同样不等不靠、资金自筹、自主开发,从去年秋季开始,统一对全村旧房基地、竹林地、鸡啄地、边荒地、坑凼地、坟坝地等进行开垦改造和平整施工,全村改善和增加耕地面积达到1400余亩,使闲荒地变成产业发展的“聚宝盆”,全村土地“身价”上升,很快成为一方投资热土。去年以来,相继有10个业主在村里投资,总计流转土地面积800多亩。
发展新兴产业。山祠村把眼光投向现代观光农业,以抓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在稳定1500亩粮食作物面积的同时,主要利用改造和新增耕地,依托土地流转业主,成立山祠村幸福百姓水果专业合作社,立足高端供给,一举发展“凤凰李”、“红心猕猴桃”、“火龙果”、优质葡萄等高端水果1000多亩,其中引导农户自发种植优质水果200多亩。
“我家的2亩土地,原来不规则,耕作也不方便,每亩田两季纯收入也就1400元。去年村上统一进行土地整理,让我家3个不规则田变成标准的一块田,连同房前屋后的荒闲地一起改造成好耕地,使耕作面积从2亩增加到2.5亩,现在全种成了‘凤凰李’,投产后每亩至少收入上万元,是单纯种粮、油作物的很多倍。”山祠村1组郭春明自信地说。“村里平整后的农田整齐划一,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从去年到现在我一共流转土地106亩,其中新种植40亩凤凰李、57亩红心猕猴桃、5亩火龙果、4亩葡萄,解决土地流转后农民就地务工16人,他们除了每年每亩地收取800元租金,另外每年还有2万余元的季节性务工收入。”山祠1组70岁的村民冯文祥也向记者透露,“因为我儿子、媳妇都外出务工,我和老伴种起田很吃力,现在7亩田流转出去以后,租金每年就有5600元,加上我在业主名下管理果树的务工收入,每月收入就有2000多元,比自己单纯种植粮油作物强多了。”
山祠村现代观光农业的快速起步,引起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关注。前不久,该村抓住争取到的幸福美丽新村等项目投入的机遇,将村文化广场从1200平方米扩大到3000平方米,并安装了显示屏、水幕电影、灯光舞台、音乐喷泉、健身器材、儿童娱乐设施、水上游船等多项配套设施,新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综合娱乐大厅,将农民夜校、棋牌室、农技培训中心等融为一体,多方面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其尽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果。
陶广汉 王丽霞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常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