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五年立法规划 纳入87项目
贯彻“十六字”方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全省人大法制工作联系会”
成都商报记者 房欣 王英占 柏阳月 孙兆云
核心提示
列入五年立法规划的项目共87件。一方面针对上位法已经出台,急需地方立法尽快补充细化的法规;另一方面则是符合我省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客观环境和立法条件比较成熟的法规。“在制定立法规划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实施性地方法规的立法工作,优先安排实施性地方法规项目,又注重创制性地方法规的立法工作,切实解决我省实际问题。”
昨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全省人大法制工作联系会,探讨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如何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省人大法制工作与时俱进。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五年立法规划,囊括87件立法项目。
我省加强科学的地方立法,实质上体现了对“十六字”方针的严格贯彻。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既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标准,更是我们推进法治四川建设的根本遵循。
科学立法 五年规划纳入87件立法项目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作出了到2020年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我省人大法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地方立法工作是省人大法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昨日的全省人大法制工作联系会上,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史志伦透露,今年,省人大常委会经广泛征集立法项目建议、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省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
史志伦介绍,列入五年立法规划的项目共87件。一方面针对上位法已经出台,急需地方立法尽快补充细化的法规;另一方面则是符合我省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客观环境和立法条件比较成熟的法规。“在制定立法规划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实施性地方法规的立法工作,优先安排实施性地方法规项目,又注重创制性地方法规的立法工作,切实解决我省实际问题。”
为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我省也将建立立法评估机制,省人大将联合市州人大法制工作机构开展立法评估工作,每年将选择一部或多部法规进行立法评估。
“科学的地方立法工作同样是成都发展的有力法制保障。”成都市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成都市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攻坚期。因此地方立法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来进行,推进体现地方特色的创制性立法。
全民守法 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
建设法治四川,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正确导向,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依法办事氛围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据省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一直致力于深化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对一些涉及民生的重要法规,积极与新闻媒体联系,主动策划,认真准备,在立法前和立法后,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立法过程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给予回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中,还重点提及,把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予以突出。
司法公开 三大公开平台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
为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践行公正司法、执法为民的要求,全省各级司法机关认真工作、锐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群众信任。
近年来,省高院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工作,不断延伸公开范围、拓宽公开渠道、提升公开层次,不断丰富审判流程公开形式,不断加大裁判文书公开力度,推进执行公开平台建设。
目前,省法院正积极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做到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坚决防止和依法纠正冤假错案,市检察院积极推进检察改革。以三大改革为抓手,创新推动主任检察官、检务公开和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等试点工作,促进成都检察工作整体科学发展,领先发展。
执法为民 案件情况第一时间发送当事人手机
全省检察院日前全面推行统一业务应用软件,这标志着全省检察机关实现了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业务网上审批、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从12月6日开始,凡是未从初始阶段纳入系统运行的非绝密级案件,一律不审批、不讨论、检委会不研究、上级院不考核。
执行案件办理得如何,执行程序到了哪一步?成都市中级法院开通执行短信公开平台,将执行情况和执行进展主动通过手机短信推送给申请执行人。
成都中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完善执行公开,成都中院先后开通了窗口接待、电话查询、执行网查询等执行案件查询方式,以方便当事人对自己案件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