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产业的“阿尔法狗”“成都造”机器人明年高考初试牛刀
四川在线消息(黄大海 四川日报记者 张岚)明年的北京高考数学考场上,一位特殊的“考生”——一套成都造的人工智能系统,将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与数万考生同场竞技。5月4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为了实现考上重点本科的目标,这位机器人正在24小时不舍昼夜地自我学习。
人工智能系统同步识别答题情况
高考机器人测试现场(成都高新区供图)
机器人的研发者,是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清华苏研院大数据中心主任林辉介绍,这套人工智能系统的核心,是将老师的教学智慧和经验转化为机器认知。在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的公司办公室,林辉用一支笔、一张初二数学考卷、一部手机进行了系统演示。
用一支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圆珠笔,在考卷上答一道不等式求解,纸上的全部内容都会原封不动的显示到相应的手机APP上,且每一行后面都会标注出此行是否有错误。林辉说,能判卷,是会答题的基础。
能做题,给出正确答案,那这套系统跟目前市面上的手机解题软件有何区别呢?林辉表示,两者在原理上是完全不同的。解题软件是在接入互联网的前提下,在提前录入的海量题库里,搜索相应题目的答案,如果题库里没有这道题,就不能立刻给出答案,或者是网络后台的人在解题,跟人工智能没有关系。
与此同时,准星云学的机器人能做的,远远不止给出答案。从年初到现在,这套系统投入应用的学校近20所,累积使用人数已达到3万余人。成都电子科大实验中学校长张平福介绍,阅卷只是最初级的应用,机器人最牛的地方在于能够根据学生的答题时间、出错频率、最容易在哪些地方“卡壳”,甚至谁有可能作弊等数据进行实时的分析,进而指导教师对教学方案、进度进行调整改进,提升教学质量,让信息化教学不只是停留在“远程网络教育”上。
“手写识别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是运用平台进行评测的重要前提,下一步的目标是参加明年高考。”林辉说,公司去年已申请40余项发明专利,其中有10余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期又将申请百余项专利,其中不少专利技术属于全球首创,涵盖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公有云技术等。
由于看好该系统的核心技术在教育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2015年8月,准星云学顺利完成3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项目还被纳入国家863课题。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有近百家创业公司,约65家获得投资,共计29.1亿元。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1190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约91亿元。
链接: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日本某研究所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在2014年底参加了一次全国性模拟高考,在900分满分的情况下考出386分,考入可能性达80%以上的私立大学有472所,占日本所有私立大学的8成。这套2011年开始研发的系统,目标是在2021年前考上日本排名第一的东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