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一个温暖的家——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邦达兵站艰苦创业记事
新华社四川邦达10月21日电 题:只为一个温暖的家——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邦达兵站艰苦创业记事
新华社记者刘永华、王德思
“学邦达,赶邦达,超邦达!”走进川藏线上的座座兵站,处处可见这样的标语。
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邦达兵站海拔4390米,年冰雪覆盖期长达6个月,含氧量仅有内地的57%,是川藏线上海拔最高、冰冻期最长、条件最艰苦的兵站。20余名官兵每年保障来往官兵5万人次,车辆1万多台次。1997年,邦达兵站被成都军区授予“高原模范兵站”荣誉称号。
“兵站1961年建站以来,一代代官兵接力奉献,只为在‘雪域孤岛’上给车队官兵一个温暖的家。”邦达兵站站长李才林说。
(一)
海拔4000多米邦达高原上尽是一片片冻土、一块块石滩,连野草都很难生长。10多年前,邦达兵站的生活保障全部靠内地供应,各类脱水菜、粉丝和罐头成了汽车兵的主要食品。
“来邦达,就要敢与天斗、与地斗!”在上级的支持下,在兵站服役12年的黄龙金与战友们开始修建温室种菜。
寒冬腊月,他们打破海拔4000米以上仅能工作5个小时的常规,顶风冒雪苦干。没有水泥和玻璃,就请车队从内地捎带;没有砖头,就组织官兵到河滩上背石块。
从未耕种过的冻土十分坚硬,他们硬是挖开近1.5米厚的冰冻层,刨出了1000多平方米的地下温室。
为了避免菜苗被冻坏,官兵日夜轮流护守在温室里,不断加柴为温室升温,每隔一小时扫一次积雪。需要浇水时,他们将雪水加热到20摄氏度,再小心翼翼地浇灌幼苗。
“大棚里的第一茬白菜和萝卜收获了988斤,全站官兵都激动得哭了。”黄龙金说。
后来,官兵们休假时从家乡带来种子,黄瓜、豇豆、韭菜和西红柿等十余种蔬菜先后种植成功。现在,温室大棚年产蔬菜2万多斤,车队官兵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二)
“尘土满天飞,河沟砂石滚”是邦达高原的真实写照。
过去,兵站照明全靠发电机,饮水全靠砸冰河,取暖仅靠石头搭建的简易烤火房。有时一觉醒来,牦牛都钻进了屋子。
官兵们不等不靠,利用短暂的夏季修建出数百米长的饮用水渠,将管道通进了厨房和宿舍;让运输车队捎来电热水器,自行安装蓄水塔和太阳能,从此24小时有热水;篮球场、娱乐室、电视卫星接收站相继建成……
2004年9月,兵站官兵搬入新营房,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官兵们闲不下来,又开始琢磨饲养牲畜和家禽,在保障间隙修起了阳光猪舍,建起了生态鸡场,还将邦达河水引入营区,挖出一大片活水鱼塘。
如今,邦达兵站年出栏300多斤的肥猪30余头,养羊25只,养鸡100多只,年产鲜鱼数千斤。用兵站自产的各种肉类和蔬菜制成的“邦达火锅”,成为川藏线上汽车兵津津乐道的美食。
(三)
一位植物学家在邦达考察后曾得出结论:树木难以存活。
1998年,几株耐旱抗寒的杨树、松树和红柳树苗被休假官兵带到兵站,种在温室中,但树苗长出绿叶后不久就夭折了。
种下一批、冻死一批、再种一批……经过长期的实践,官兵逐渐摸清了规律:土质干,就挖深坑,有的树坑深度超过2米;风沙大,就修栅栏;日照强,就每小时浇一次水;天气冷,就用棉被给树苗穿“防寒服”。
为改良土壤,官兵们从5公里外的河湾拉回泥土更换营区冻土,还到30多公里外的村庄拾来牛羊粪制作营养土。
2003年,树苗终于扛过了寒冬,在营区生根发芽。兵站官兵摸索总结的“枝干覆盖保温法”“寒区内地良种杂交法”等高原植树方法被地方政府推广。
“一代代官兵以站为家,先后种活了3200多棵树木,绿化营区9000多平方米,在荒原上创造了绿色奇迹。”李才林说。(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