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患白血病暂停治疗 病友群伸援手不到两天捐近两万
微信上,善款一笔笔
100元、200元、50元、20元……在第一笔1000元捐款后,白血病病友互助群里,王女士的好友请求不断,加她好友的病友群群友们,加上后第一件事便是转账捐款。一夜间,捐款超过7000元,第二天中午突破1.6万元,不到两天,达到19000多元。
“华西大家庭”微信群里,都是白血病儿童的家长,他们都在尽自己所能,为群内一位7岁小女孩捐款。这位小女孩的父亲李先生因为经济拮据,暂停了女儿本来按照方案应该做的治疗。得知情况的王女士,当晚去往其住处了解情况,并和群里其他病友家长一起劝说,鼓励李先生继续女儿的治疗,并开始捐款。最终,李先生带着女儿又去医院治疗,王女士也随时在群里更新捐款数据以及花费。27日晚间,她更新了一条朋友圈,“今天成都下起了雪,因有你们变得温暖。”
群友来报
7岁小女孩 没有再治疗
因为儿子的病,王女士去年加入了一个380多人的白血病病友微信群,名为“华西大家庭”。1月26日,她收到一个病友家长发来的信息,“他说之前一起治疗的一个女孩,没继续治疗了。”王女士对这个女孩有印象,去年4月份,王女士的儿子在华西附二院住院治疗时,曾经和这个7岁的女孩在同一个病房。“她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低危组的,很乖。”
不过对孩子的父亲李先生,王女士直言,“木讷、内向,偶尔会和我们说两句话。”发信息的那个病友,希望能有人去劝一下这位父亲,“孩子是低危组,治愈概率挺大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如果这样放弃治疗,“太可惜了。”当晚,王女士就赶往李先生在成都的住处。
出租屋内,只有父女两人,王女士见到小女孩穿得很单薄。“我就问为什么不治了,让他有什么困难说出来。”王女士一直给李先生做思想工作,“我告诉他,大家可以想办法凑钱。”之后,李先生告诉他,就是因为没钱了,“说房租也快到期了,身上只有几百块了。”
同病相怜
有人愿送药 有人送衣服
当晚,王女士把了解到的情况发到了病友群里,很快得到了其他病友家长们的回应。
“不要怕,我们一起加油。”一位家长说道;“加油,坚持”“加油,我们一起帮你”,群里的另外几位家长跟着说道。“千万不要放弃!”群里家长劝李先生。记者注意到,一个孩子的妈妈当时就表示,自己有多的巯嘌呤,“上次我买了十瓶,送五瓶给你。”
当晚11:05,有一位甘孜的群友在群内留言,自己可以捐1000元,并表示将“让朋友找渠道想办法筹款”。记者注意到,1分钟后,他通过微信向王女士转账1000元。次日凌晨00:30,王女士收到了来自8位群友共计3160元的捐款。100元、200元、50元、20元……群友们的捐款陆续到来,“早上的时候,捐款已经有7000多元了。”王女士告诉记者,到27日中午时,捐款已经超过1.6万元。“我和大家说,捐款数额差不多了,但是大家还是在捐。”不到两天,来自126位病友家长的捐款达到19000多元。大家也约定,钱由王女士保管,如果小女孩有医疗以及生活费用,再从中支取。
德阳的麦女士把情况发到朋友圈后,她的朋友通过快递送去了羽绒服;其他群友也在第二天送去了羽绒服和玩具。“今天成都下起了雪,因有你们变得温暖。”27日晚上10:50,王女士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事情原委
女儿生了病 爸爸钱不够
27日上午,在王女士的陪同下,李先生带着女儿再度去医院,并准备下一步的治疗。星期一,他们又去医院,计划先按照此前的治疗方案继续治疗。
“现在在等女儿骨髓穿刺的结果。”31日下午,在李先生和女儿租住的房屋中,李先生向记者说道。他的女儿穿着群友们送来的羽绒服,戴着口罩,一路蹦蹦跳跳。李先生表示,女儿的病是去年3月份发现的,之后4月份来到成都治疗。他向记者展示的一张住院病例显示,其女儿去年4月底入院,入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低危组)”。“每天都要打针、吃药,每个月还要住院进行化疗。”李先生称,到了当年7月份,此前和他一起来成都的妻子也先行离开了,“她说要回老家上班。”
又过了3个月,10月底的时候,在李先生印象中,当时为给女儿治病已经花了十几万元,“那会真的没钱了,身上只有一千多元。”没有和家人商量,他自行决定,暂停了孩子的治疗。他称,因为觉得不好意思,自己也没有和主治医生沟通。此后的3个月,他带着女儿住在租住屋中,“我也想过出去打工,但是女儿没有人带。”
捐款者说
能理解这位父亲
但放弃治疗太可惜
来自甘孜的洛邓珠是第一个捐款的。记者也注意到,他连续捐了3次,一共捐款4660元。“我女儿也生过一样的病,能理解家长的不容易。”洛邓珠说道。他捐了1000元后,剩下的钱是自己的朋友委托他捐的。他感叹,“治愈希望大,效果也可以,因为钱而放弃,真的太可惜了。”
成都商报记者 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