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电话亭"失业" 政协委员建议:改手机充电站
10月30日,成都踏水桥西街的公用电话亭堆满了环卫工的工具
很多电话亭的电话早已无法拨打
市民致电本报:公用电话亭已成尴尬的风景
省政协委员建议:除了WIFI还可有其他用途
掏出手机,聊个微信、打个电话,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习惯。
传统的插卡式IC卡公用电话亭似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11月2日,有市民打进华西传媒呼叫中心96111称,有公用电话亭被环卫工人改造成为“储物室”,摆放了扫帚拖把。该公用电话亭IC卡电话已完全不能拨打。记者调查发现,成都市绝大多数公用电话亭处于废弃状态,有的甚至沦为垃圾桶。
市民报料
公用电话亭堆扫帚 成环卫工“储物室”
“公用电话亭里面都是抹布扫帚,咋回事嘛。”11月2日,家住成华区踏水桥西街附近的陈先生致电华西都市报,说在踏水桥西街上看到有个公用电话亭堆满了杂物。
11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踏水桥西街,在路牌下面见到了这个变身“储物室”的电话亭,里面放着一把椅子,角落里摆着几把扫帚,估计为了防盗,还有扫帚用铁链拴在亭子里。电话亭的顶部,搭了一个长约50cm的白色硬纸板,用来遮阳挡雨。
这些物品的主人是一位环卫工人。“这两条街道都没有休息点,平日里作业工具不好摆放,有暴雨也没个躲雨的地方。”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发现这座电话亭废弃后,于是将它变成了临时的休息点位。
记者调查
“红亭子”基本废弃 有的沦为垃圾桶
踏水桥西街上,距离这个电话亭不足100米,还有一个公用电话亭。记者试了一下,两座电话亭的IC卡电话机均已坏掉,布满灰尘。
而另一个公用电话亭,里面堆着废纸、散落着空瓶子,电话机上面甚至还有一只旧鞋子。在梓潼桥西街,记者看到一名年轻女子喝完饮料后,随手将饮料瓶扔进公用电话亭里。
随后,记者走访了成华、锦江和青羊区多个“红亭子”,发现基本都处于废弃状态。而且不少“红亭子”已成了“垃圾桶”,里面堆着纸巾、酸奶瓶、烟盒等垃圾,有部分公话亭还成了“牛皮癣”广告的寄身处。
/电话亭的命运/
IC卡都买不到了,电话亭还有啥用?
“现在谁还用公用电话嘛。”秀苑路一家零售店老板张女士感叹。以前,插卡打电话便宜,面值10元或20元的电话卡一天都能卖50、60张。随着手机的普及,买电话卡的人越来越少了。
“去年开始IC卡就下市了,现在就算是有人想打公话也打不成了。”张女士说。
在人流如织的火车北站,记者询问了6家零售店,没有一家店卖IC卡。即便是店招标为“电话超市”的商铺,里面也只有私人话机可供打电话。
而北站附近,则到处都是卖手机充电宝的招牌。“里面有电,马上就能充电。”一个老板说。记者还注意到,有一家商店提供手机充电服务。“5元一次,充满为止。”老板告诉记者,虽然大家都有手机,但智能手机很容易没电,因此有很多人都会来他们店里面为手机充电。
/省政协委员建议/
改成手机充电站 解决急需,适当收费
既然IC卡公用电话亭大部分已经废弃了。是否能将电话亭改造呢?
加拿大温哥华的公用电话亭改造为微型收容所,收纳无家可归者。英国的斯温顿、北安普顿等小镇的红电话亭内均安装自动取款机,实现废物利用。奥地利电信公司将电话亭转换为电动车充电站,专门为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及滑板车和摩托车充电。
而去年,美国纽约制定了一个新计划,拆除一万个电话亭,设立拥有WiFi热点、充电功能和户外广告的“多功能电子立柱”。
虽然人人都有手机,但是很多人也经历过手机没电,又要着急与人联系的情况。为手机提供充电设备才是最实际的事情,“如果将公用电话亭改造为手机充电站就好了。”四川省政协委员、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曾文忠表示,公用电话亭除了WIFI等智能功能外,还完全可再利用起来。
“要考虑收费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曾文忠建议,前期可以进行调查,不收费是否会导致“滥用”现象,然后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新闻链接/
成都规划5000个WIFI智能电话亭
春熙路可以免费打电话上网
记者注意到,从2011年起,成都市就开始着手对中心城区的电话亭进行升级换代,使其不仅可以打电话,还可提供Wi-Fi上网等多种功能,称为“智能信息亭”。
据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2年公开发布的数据,成都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了5000个智能信息亭,其中在2012年完成建设1500个。今年7月,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划是要建5000个,目前成都已建设1000多个智能信息亭。
11月2日,记者致电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智能电话亭建设目前暂无新的进展,而且至今并未全面正式投入使用,只是进行常规维护。
不过,记者发现,春熙路上印有“智慧春熙”的“触感互动公话信息亭”能够正常使用。直接拨号即可,五分钟不能拨打同一电话三次,单次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20秒。
华西都市报记者 谢燃岸 尹秦摄影吴小川
原标题:电话亭已失业 改手机充电站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