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在多个领域强势崛起 每天中国有1/7消费者在网购
新华社南京1月30日电 题:嘿,电商,不要被互联网“绑架”
(新华社记者 潘晔、高亢、王敏)
互联网连接了一切,又介入一切。当“互联网”与“商业”相遇,“电商”诞生了。经过近20年“野蛮”生长,电商在中国的发展迎来“黄金时代”。从鲶鱼式搅局的“逆袭者”到无孔不入的“颠覆者”,电商在消费、金融、农业、医疗、跨境贸易等各个领域强势崛起。
有数据显示,每天中国有1/7的消费者在网购;每星期的网购比例中国是60%,而全球是21%。中国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发展水平已经超过美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说:“互联网就像太阳,一个点就可以覆盖全世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互联网如空气、水一样必不可少,深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改变人们的活动习惯和生活方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认为,互联网承载着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具有“颠覆性、毁灭性、重构性”。
对于实体企业,互联网更彰显了新商业的革命意味--传统利益格局正在被打破,传统商业规则正在被改写:“传统必败、电商必胜”“要么转型,要么死亡”“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一切传统商业思维”……传统企业与电商的对抗关系一时紧张到“死磕”。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更多地普及,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大幅提升,几乎成为企业“标配”。并购、合作、自主发展成为传统企业进入互联网的主要方式。
调研中,不少传统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如今他们不惧怕电商,电商只是他们的“未来时”,商业的本质、竞争的本质、消费者需求从未改变。
商业的本质没有变。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说:“我们拥抱互联网,但我们不愿被互联网绑架。互联网未来只是工具,商业的本质从未改变。”张近东所说的商业本质是指对“三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和把控。“从实体连锁零售到‘去电器化’全品类拓展,再到2015年‘守正出奇’的发展战略,‘三流’一直是我们紧紧握着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从事商业地产数据分析与管理咨询的兮易科技高级咨询总监徐晓冬认为,商业的本质是“三交”--交互、交易、交付。过去三个环节都围绕门店做,现在交易和交付可以依托网络做。“过去商家主要管理渠道或者门店,现在大数据和互联网可以直接管理每一个消费者。”
竞争的本质没有变。烧钱、补贴、砸流量、抢用户……电商之间血路拼杀可谓激烈。2014年腾讯支持的“滴滴打车”与背靠阿里投资的“快的打车”在全国上演轰轰烈烈的补贴大战,据不完全统计,两家烧钱的金额高达24亿元。随着百度、谷歌参与的Uber进入中国市场,汽车出租市场硝烟弥漫。“电商也好,传统商业也罢,竞争的本质都是靠资本推动,而资本从来不冲动。”徐晓冬说,资本不是在烧钱,资本之间竞争是为了占有市场,最终可能达到垄断或者产生新的市场,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消费者需求没有变。“十几年前,消费者网购模式是‘没地方买只好上网买’,如今网购模式则是‘去网上买更好的’。”四川1919酒类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陵江说,虽然消费水平在升级,但消费需求依然如一,比如要买“性价比”高的东西,要去更方便、更快捷、品类更丰富的地方买。
“在大数据、云服务等新技术支撑下,商家与消费者距离更近了,商家有能力更精准了解到消费者需求并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南京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吕伟说,互联网改变的不是消费者需求,而是让消费者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随着海量用户开始掌握交互工具,消费者主权意识觉醒,“得用户者得天下”已是商家共识。如今谈“品牌忠诚”远不如“用户忠诚”实际。
互联网是工具也不仅是工具。从传统商业到电商,再到O2O(线上线下)融合,未来所有企业可能只有一种形态--或许都成了互联网企业。这是商业的新旧之辩,答案或许就像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所说:“有一个竞争对手永远打不败,那就是趋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