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能否拨响“如意算盘”?

23.12.2013  17:54

  

  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宣布,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消息传到雅安,人们普遍关注的是,珠算在雅安的现状如何,珠算能否再获新生?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渐行渐远的算盘声

  12月17日,在汉源县九襄镇大木村小学内,该校负责人李锡刚在整理原有学校的遗存时,发现大小不一的几个算盘。

  在储藏室内,一个很大的算盘,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算盘由六根木条构成,长98厘米,宽42厘米,中间放置16排算珠,算珠为木质,共有112颗。

  每颗算珠,直径达3厘米。连接算珠的为三根较粗的棕绳,算珠可在上面移动。

  “这应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用的算盘。”在李锡刚的记忆中,小时候他见过老年人用过这样的算盘。

  现在,虽然历时半个多世纪,算盘依然完好无损。

  如今,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这样的算盘已经很少见。在此算盘的旁边,摆放着四五个算盘,算盘都比较小,算珠是由塑料制作。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常用的算盘以竹木为原料,四面边框和横梁把算珠成排并列固定。用手把算珠拨到横梁两侧就可以计数,也可完成加、减、乘、除、开方等各种复杂计算。

  相关史料显示,“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颗,每珠当一。可见当时“珠算”与现今通行的算盘有所不同。由游珠盘发展到穿档珠,算珠固定于档位上,就演化成了今天的算盘。

  “看到它,仿佛看到了以前教学的过程。”李锡刚说,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这个大算珠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一排算盘旁边,是九襄镇大木村小学的排课表,一个个木片都无声地向人诉说着在艰苦环境下,师生们对教育的重视。

  不列入教学课程内

  “我们学校早就没有珠算课了!”天全县多功乡一小学教师杨超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市内几所中小学,得到的答案同样是“现在都用计算器了,早就没用算盘了,珠算早已不在课程之内。”

  珠算,在如今30岁以上市民的记忆里,都是中小学课程里重要的内容。

  据了解,早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就已经取消了珠算,理由是珠算的计算功能被计算器代替,取消珠算教学可减负。

  珠算,是我国的重要文化科学遗产之一。

  算盘简单的结构中蕴含了精深的数学思想。中国珠算不仅以其独特的传统结构和算法口诀为人们提供了快捷便利的计算方式,也记录下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古到今,珠算的象征符号常常出现在文学、建筑、绘画、雕刻等领域,甚至渗透到了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珠算申遗成功,可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是保护了一项传统文化。而通过“非遗”的推动,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回忆起,珠算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工具,它所蕴含的智慧与精神,也是非常宝贵的。

  难入寻常百姓家

  12月18日,市区中大街某药店内,一位老人正将中药包好,然后熟练地用算盘算钱。

  记者在市区采访了解到,目前算盘仅在一些中药房内看到,并且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医生使用。

  曾几何时,算盘曾是“账房先生”必不可少的“武器”之一。

  “以前考会计证,珠算是必考科目。”市区某银行职员王玲说,“银行内结账全靠算盘。”

  在计算器没有普及之前,算盘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近两千年的历史,珠算逐渐成为遍及中国并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方法,珠算技能通过祖传家教、师徒传授、学校教学等方式世代相传,它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算盘,在中国历史上是立了大功的。

  据相关史料记载,16世纪,珠算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计算方法,无论是小规模的商铺,还是国家掌控的建筑、天文、金融、运输、海外贸易,珠算都是不可或缺的。

  18世纪,中国珠算和西方数学有了第一次记录。欧洲的笔算、计算尺开始陆续传入中国,由于算盘携带方便,计算简单准确,所以中国人仍然钟情于算盘,不仅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算盘,而且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有了珠算的课程。20世纪50至70年代,珠算协助计算机完成了中国当时许多重大科研课题的精确计算。上世纪60年代,我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由于只有一台计算机,为了应付庞大的计算工作,出现了许多算盘高手在原子弹基地的食堂大厅演算原子弹数据的场面,最后的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遗憾的是,随着科学的进步,珠算正在被我们遗忘。

  一台普通的电子计算器,最低仅需四五元,而一个小小的算盘,至少需要二三十元。

  仅从计算方便、经济实惠的角度来衡量,相信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计算器走入了千家万户,算盘则慢慢地走出了百姓家。

  口诀变俚语成语

  “二一添作五”、“三下五除二”、“打着如意算盘”……虽然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的珠算正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但这些与珠算有关的日常用语,我们至今耳熟能详。

  “要进行计算,则离不开珠算口诀。”家住市区育才路70多岁的退休老师刘明柱说,“一个人可以不识字,但只要会珠算口诀,并不妨碍他成为一把计算好手。”

  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发现了用以数学计算的口诀,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如今,珠算口诀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远去,而由珠算口诀演变成的一些成语或俚语则依然常用。

  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本为珠算乘法的口诀,比喻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含有不管好歹,吉凶为何,偏要干一干、试一试、碰一碰的意思。“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1/2=0.5的意思,借指双方平分。“九九归一”,是珠算的一句乘法口诀,引申为绕了不少圈子,最后还了原或归根结底的意思,也说九九归原。但却不是原地轮回,而是由起点到终点,由终点再到新的起点……

  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算盘的意思是比喻计划、打算。如果在“算盘”前加上“小”字,组成“小算盘”时,则是比喻为个人或局部利益所做的打算;贪财逐利者,人称“铁算盘”;形容当家理财搞得好,珠算技术高超的人也称“铁算盘”;老出坏主意,人称“鬼算盘”;设谋定计,叫“盘算”;“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盘算一世穷”,这是算盘文化在哲理上的典型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