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在倒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
董波
新年伊始,有关“用工荒”的报道又始见报端。
愈演愈烈的“用工荒”背后,其实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促成“用工荒”的背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趋势性演变。趋势之一,是“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抚养率低,为经济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而“刘易斯拐点”,则是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数据显示,我国16周岁以上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2013年又比上年减少244万人。专家预计,在2030年以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都将处于下降通道。
趋势之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的转移潮。随着沿海发达地区资源环境的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要素价格更低廉、资源环境更宽松的中西部转移。从统计数据来看,沿海发达省市近两年工业增速明显放缓。而安徽、贵州、陕西、重庆等中西部省市的工业开始异军突起,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这些传统的劳动力输出省份,由于大量承接或替代了东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需求也呈井喷式增长,逐渐从过去的劳动力净流出转向流入。
趋势之三,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民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报告显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相比父辈,他们更注重生活品质和个人发展,择业看重假日安排、工作环境等人文因素。且随着我国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医疗、住房等条件也成为他们是否长留的重要考虑因素。
所谓的“用工荒”,其实也并非真正“用工”之荒,而是之前廉价的、低要求的,无需考虑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保障的“用工”已经荒了。以往建立在劳动力低工资、超负荷劳动强度和恶劣就业环境之上的低成本增长模式,已然走到了末路。对于传统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凑足工人,最终带来的,往往是成本高涨、产值略长,而利润却是一年不如一年;对于集聚此类产业的地区而言,吸纳更多外来低技能的劳动力,只会消耗更多资源、加重环境承载、背负更大的公共开支,唯一收获的仅仅是一连串好看的GDP数字,地方财富总体上却是入不敷出,十足的“蚀本买卖”。
这样的“用工荒”实乃大势所趋,“用工荒”在倒逼我们转型,应该为“用工荒”击掌称好!
面对“用工荒”,我们的企业应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立足原有产业基础,加大资本和科技投入,主动将战略重心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企业生产规模可能会小一些,但创造的效益和利润却要更大一些;企业用工需求可能会少一些,但工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及薪酬待遇却能提高些。面对“用工荒”,我们地方政府要平衡好产业战略和人口战略。因为当前具备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未来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人口结构。不要算小账,更要看大账,算长账。在吸引外来劳动力为地方创造财富的同时,也要为他们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保障,让他们公平而有尊严地融入城市。因此更要谋定而后动,立足自身有限的资源环境,明确战略导向,积极参与到未来人力资本等要素在全球新一轮配置过程中的激烈竞争。
笔者年后走访企业,看到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领跑者,均是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提高本企业工人的劳动力素质和待遇提供了底气。在整个行业担忧“用工荒”之际,他们的工人却受企业环境和文化吸引而驻足扎根下来,老员工返工率可达到95%以上。
是到了我们对“用工荒”说再见的时候了。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