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大都市来的好“门巴”——记成都医学院援藏干部刘洪
刘洪认真为患者检查。
■ 唐宾 文/图
“缺氧不缺信念、缺氧不缺勇气、缺氧不缺智慧、缺氧不缺激情。用一年的时间,干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做一名高原的白衣天使。”这是成都医学院第一位对口扶贫甘孜县援藏干部的誓言。
一年来,他凭着对组织的忠诚、对藏区人民的热爱和一位医者的仁心,克服高原反应,挑战各种困难矛盾,坚守在甘孜高原,救死扶伤,行无所息。高原的阳光晒黑了曾经的白净小伙,却造就了一名大都市来的好“门巴”!他,就是来自成都医学院校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现援藏于甘孜县医院的刘洪。
用医者仁心捍卫责任
去年9月25日,刘洪来到甘孜县援藏,县卫计局领导考虑到他初上高原,特意安排他先休息一周,再做具体工作。第二天早上8点,刘洪却准时出现在了县医院院长宋家宪的办公室,请求医院安排工作,宋家宪只好让他到内科门诊诊治病人。
由于甘孜县医院缺少临床医生,刘洪就主动兼起了儿科门诊工作。门诊坐诊、急诊、住院部会诊、查房,他都积极主动参与。他还利用下班或周末时间去病房查看病人的康复情况,询问他们生活上的难处,并尽自己所能为病人排忧解难。
在基层开展义诊工作的时候,刘洪总会遇到曾经诊治过的病人,上前亲切的跟他打招呼,有的病人还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去喝酥油茶吃糌粑。“援藏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我要抓紧时间为群众看病,一天都不能耽搁。”刘洪动情地说。一年来,刘洪共诊治患者4914名,筛查儿童先天病20人,组织抢救急危重症23例。
用医者担当献计出力
作为成都医学院派驻甘孜县的首批医疗精准扶贫援藏干部,刘洪牢固树立从“输血援助”到“造血帮扶”的理念,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优势,着力发现和破解制约甘孜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难点和瓶颈问题。他先后走访调研了甘孜县的5个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机构以及拖坝、生康、色西底等12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医疗卫生人员和农牧民的意见建议。反复采集核实相关数据,撰写了《加快甘孜县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的调研报告,总结提炼出了题为《医疗卫生精准扶贫高海拔藏区贫困县的思考与建议》的论文,发表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为甘孜县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走访中,刘洪了解到了藏区医院与内地医院的差距,县医院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生极少、抢救流程和理念落后、急救药品缺乏,内科有动态心电图仪和动态血压仪,但没几个医生会用……他指导建立并规范了危重病人急救护流程与抢救流程,制定了《急救药品交接制度》、《急诊出诊记录制度》等制度规范;帮助县医院内科开展了动态心电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两项新业务。同时,他主动搞好“传帮代”工作,毫不保留地指导帮助年轻医生提高医疗技术,带出了一批群众信赖的专业医生。
针对甘孜县医院医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偏低的现状,他积极向成都医学院领导汇报,争取学院给予帮助支持。成都医学院向甘孜县赠送了86套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用书,供今年参加考试的卫生人员学习使用,并为全县医师资格考试人员免费开放成都医学院医师资格考试网络试题库;学院党委派出专家组为参加执业医师资格的卫生人员进行考试集中辅导和试题库运行培训,专项指导甘孜县医院的科室规范化建设和创“二甲”医院工作,对该院医护人员开展了《医疗风险防范》业务讲座,极大地提高了甘孜县医院的规范化建设水平。
用医者使命服务人民
“学校派我来就是为甘孜县群从做实事的,我一定不辜负学校对我的信任,不辜负党员这个称号。”在甘孜县医院门诊接诊和下乡巡诊期间,刘洪发现,高海拔藏区不仅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高,而且病毒性肝炎、包虫病、肺结核等传染病的感染率也高得惊人,像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肺心病等疾病的年轻患者大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藏区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相对艰苦恶劣,现代健康生活观念比较落后,群众把酥油、糌粑这样高盐、高热量的食物当主食,导致高血压易发、频发。
为此,他积极开展“送医下乡”“送医入校”“送医上门”活动,先后10余次主动到东谷、达通玛片区等偏远乡村、学校开展巡回医疗、健康宣讲,发放卫生保健资料1万余份,为群众健康体检、义诊4650人次,筛查出高血压患者272人,并指导他们科学用药。
刘洪认真贯彻成都医学院党委关于定点扶贫的要求,他走遍了全村3小村民小组、179户人家,同贫困村民面对面的交谈,详细了解了贫困户的收入、支出及致贫原因等情况,与乡村干部一起,分析贫困村民致贫原因,研究落实帮扶措施,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在了解到村民巴登则玛家庭困难后,他主动联系结对帮扶,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及藏区工作政策,商讨致富增收的好方法;帮助巴登则玛上高中的小儿子次称降措制定学习计划,鼓励他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积极上进、健康成长。一年来,他一直坚持帮助巴登则玛一家,为他们送去了米、油、药物和种子、化肥等生产生活物资。
“平时忙于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可是说援藏工作快要结束时,才觉得与家人分别都快一年时间了。”刘洪感慨到。刘洪的妻子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工作繁忙,今年4月,也被安排到广元市昭化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工作,为期半年。家里就只剩下了四岁的女儿在新都读幼儿园,为了支持刘洪夫妇的工作,刘洪年迈的父母亲特带着他九十多岁的爷爷从老家赶到新都区照顾小孙女,让儿子和儿媳安心去扶贫。
“这一年,我欠家人的实在太多了!但是与那些把毕生精力和儿孙奉献给高海拔藏区的老干部相比,我做的这点工作不算什么。医生与其他职业一样,都有自己的职业要求,自己所做的不过就是尽了本分而已。我相信,等女儿长大成人之后,她会为爸爸妈妈这段援藏经历感到骄傲的。” 刘洪的话坚定有力。
在过几天,刘洪即将结束援藏生涯,返回成都,他践行了“用一年的时间,干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做一名高原的白衣天使。”这个诺言。
链接: http://paper.kbcmw.com/html/2016-09/27/content_85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