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2017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我州紧紧围绕“1234”要求(“1”即:一精准;“2”即:两不愁;“3”即:三保障;“4”即:四个好),下足“绣花”功夫、做实“过细”工作,确保2017年实现泸定县摘帽,366个贫困村退出、11787户48524名贫困人口脱贫,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围绕“一精准”要求强化落实。按照“精准”脱贫要求,提出“起步于一季度、快上于二季度、大干于三季度、收官于四季度”的工作思路,将年度脱贫任务分解纳入“五个一批”,对照摘帽县“1低3有”、退出村“1低5有”和脱贫户“1超6有”标准,制定“1+22+N”的年度“作战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年度计划和22个专项方案,完善贫困村帮扶规划、充实贫困户帮扶内容,形成接地气、服水土的工作方案。推行“挂图制+挂牌制”“清单制+责任制”“点位制+时序制”“方案制+项目制”“督查制+考核制”“周报制+月会制”“分步制+销号制”“14制连+”方式推进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确保时间到天、任务到人、工作到点,把精准体现到每一个环节。制定倒排日程、倒排工序的“作战表”“路线图”,严格实行“日监测、周通报、月调度、年考核”制度,确保年度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看、查、问、算、评、验”。
围绕“两不愁”发展增收产业。切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旅游+”“生态+”“互联网+”“园区+”“飞机+”产业发展模式。围绕全域旅游“两环一带”布局,结合7个省级百镇试点、300个州级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7个、示范村52个。依托“圣洁甘孜”品牌,发展“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建设1个州级、2个县级、5个乡级电商服务中心。围绕农牧业“一圈一带一走廊”布局,抓好3个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加快建设6个州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确保年内建成特色农业基地7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90万亩、特色养殖小区40个,力争每个乡镇有1—2个主导产业,每个村有1—2个增收产业,培育366个村集体经济。拓宽就业渠道,依托对口帮扶开展劳务输出,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开发公益性岗位3000个,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1个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确保48524名贫困人口实现吃穿不愁、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以上,366个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以下。
围绕“三保障”补齐民生短板。着眼住房安全有保障,结合全域旅游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布局,坚持山上往山下靠、穷山往富土靠、山区往景区靠、小村往大村靠、农村往城镇靠,确保年内完成3232户1265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3084户危房改造。着眼义务教育有保障,实施15年免费教育,深化“9+3”免费中职教育,100%资助贫困学生家庭,年内建成41所幼儿园,确保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县国家标准;着眼基本医疗有保障,加快推进“健康甘孜2020”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年内建成31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加大包虫病综合防治,有效遏制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年内确保48524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施基础扶贫项目1800余个,年内完成建成191个贫困村通村硬化路2602公里,巩固提升283个村20933名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完成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项目61个,解决34个贫困村通讯难题。
围绕“四个好”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扎实办好农民“夜校”,组织群众学汉语、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深入推进“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主题教育,讲清“惠从何来,恩向谁报”,让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切实抓好290个省级、374个州级、213个县级“四好村”创建,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引导群众自力更生、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