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珙县:当好引路人 荒山地里产业“兴”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日电(吴平华 廖珈 王旭东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如何脱贫致富、振兴乡村?平常不善言辞、内敛低调的赵廷华却满是“金点子”。据悉,这位珙县巡场镇德田村的党总支部书记、主任已深耕村务战线十余载,经验丰富的他带领乡亲们大走绿色产业发展之路,让昔日贫瘠的荒山地里种出了“幸福花果”。
近日的川南山谷,春风徐来,德田村的花椒产业基地里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春耕劳作。支书赵廷华正在视察花椒生长情况,望着长势喜人的的花椒树,赵支书心中升起了感慨。
赵廷华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末,靠着德田村丰富的煤炭资源,村里经济飞速发展,而赵廷华本人也在当地经营着小型煤矿厂区,赚到了第一桶金。然而,随着资源日渐枯竭,加之大规模煤矿开采带来的植被破坏、土地落荒、水质污染等问题,德田村一度从靠煤矿起家的“富裕村”变成了连庄稼也种不出来“贫穷村”,截至到2010年,全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7820元。
正是在这时,赵廷华被村民们推选上来当村主任。扛下“重担”的赵廷华不断思索发展路子。他注意到,早在2002年,党中央已经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主流。在和村两委班子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以及深度开展市场调查和群众走访工作后,赵廷华决心在家乡发展种植产业,2012年,靠着以前经商所得自有资金,再加上借贷的钱,赵廷华凑集了启动资金,在当地成立了公司,流转800亩土地,种植红豆杉、樱花、茶花等绿化苗木,解决了35户120多人在基地务工,为农户人均增收3600元,每年为村集体增加了24万元土地流转收入。
2016年,赵廷华被任命为村党总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又兴建起了花椒产业基地,并整合村建制调整前各村优势产业,制定以花椒、茶叶为主导产业,林下种养殖、高山蔬菜、乡村旅游为配套产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方案。截止2020年底,德田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32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3万元。
花椒种植户王洪亮说:“我们家种植了400余亩花椒,今年有望丰产30万斤,预计毛收入200余万元。”
十年光阴,上千个日夜,赵廷华伏案工作,努力思索未来的发展之路,在他不断地艰辛探索中,一个个好路子点“石”成金,一个个好产业富了乡亲。赵廷华凭着一股艰苦奋斗、勇闯新路的创业精神,带领乡亲们大走绿色产业发展之路,让昔日贫瘠的荒山地里种出了“幸福花果”,德田村已成功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宜宾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而赵廷华本人也被评为全省首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面对成绩,这位老支书总是淡然处之。他说,把土地流转出来搞产业,这路走对了,下一步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全力谱写好村建制改革“后半篇”文章。(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