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版权时代”终结,音乐消费下一步拼什么?
原标题:“独家版权时代”终结,音乐消费下一步拼什么?丨行业观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腾讯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股权违法事实经营者集中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责令腾讯及关联公司采取三十日内解除独家音乐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等版权费用支付方式,恢复市场竞争状态,到这周,已是正好满一个月。在热烈讨论一个月后,我们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聊聊,处罚决定及新规对于这个行业里的其他人将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对用户来说,在未来APP的使用上是否可以做到“一站式听歌”了呢?
音乐版权不再拼“独家”后,业内将面临什么?图/IC Photo可以“一站式听歌”了吗?
——曲库会更广但仍会有“独家新音乐人”
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初次听到这个消息时基本上持一种较为正面的态度,多数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友认为自此在流媒体上听歌应该只要充值某一个平台的会员服务就可以,尤其这样的声音:“是不是以后就能在其他平台上听周杰伦了?”
对于他们来说,花着和QQ绿钻用户差不多的费用,但却要面对一些热门歌手大量的灰色歌单,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所以在“独占版权时代”,用户们如果有多个喜爱的歌手被不同平台签走了独家版权,那么几乎都要购买两个以上平台的付费用户才能随时听到心仪歌曲的原唱。此次对于独家版权的“禁令”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
如康姆士乐团歌迷小T反应,由于已卸载网易云音乐,但近期新歌仍被签在网易云音乐独家上线,在QQ音乐上看到词条为灰色,很苦恼。
但事实是否真的能如听众们所愿,依然是一件值得观望的事情。老歌方面,有可能出现“我可以买周杰伦的版权,但没必要”的情况,而在新歌方面,独立音乐人依然可以和平台签署长达三年的独占协议。而目前各个平台已经逐步在取代唱片公司成为独立音乐人签约出道的首选,新人新作品正在成为下个时代的争夺点。例如今年通过《白月光和朱砂痣》和《放空》走红的歌手大籽,此前主要是在网易云发布自己的作品,但现在她已经转战腾讯平台,大火的两首新作在网易云并不可听。而这种类型的“独家”并不在此次处罚的禁止之列。
所以,对于听众来说,其实并不能想当然地以为充一家会员就能听所有音乐的时代就要来临。诚然,未来各家APP的曲库差异总体而言是会变小,但独家音乐人、限期独占等现象应该还是会客观存在一段时间。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各家音乐APP之间的竞争可能会更像电影院线,排片量、上映时间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还是要拼体验和服务。听众们的选择面会更宽一些,但总还是可能会有几部片子你家门口的那家电影院恰好不上映。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后续的新规出台,那么对听众而言,你常听的那款APP曲库很可能会“扩充了,但又没有完全扩充”。
像大籽这类独立音乐人及热门歌曲未来会是音乐平台重点发展的资源赛道。
传统唱片公司下一步面临什么?
——倒逼提升曲库价值和新人培养
在此次处罚中,受到最大冲击的除了明面上的TME,其实还有一批暗中的“受罚者”。那就是手握丰厚版权库的传统唱片公司。在过去10年中,这一批唱片公司其实是各方版权争夺战中获益最大的一批人。一些公司因为熬到了这个时代,得以凭借手中宝贵的版权资源一举回血,弥补了他们在2000世代因为盗版和互联网音乐冲击而造成的损失。
不过,这笔利润之所以能如此丰厚,也正是各家“版权战争”期间都在力争独家而造成的。毫无疑问的是,如果能取得一家大型唱片公司过去丰厚曲库的独家授权,那么就能在战略上成为一个令对手十分难受的杀招,这种价值往往比曲库本身更大。
这也就造成如果一家唱片公司将曲库同时授权给多个平台,其所得利润之和一定是小于与某一个平台独家合作的,而这也正将是反垄断措施后这些唱片公司所面临的状况。当独占版权作为一种遏制对手的手段被禁止之后,腾讯、网易和字节跳动对于这些版权在当下的真正价值如何认识,还值得商榷。
2021年抖音在音乐领域发力,推出跨屏互动音乐综艺。而另一大短视频平台快手,也在近日发出发布《2021快手音乐结算规则》实施后数据,称在快手获得收入的版权公司数量提升45%,版权公司总结算金额提升367%。音乐版权之争的赛道上,传统音乐平台无法无视短视频平台的崛起。
当然,如果真的任由某家实力雄厚的平台在流媒体层面形成了垄断,这些传统唱片公司的议价权也必然大打折扣,原本买独家就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而消灭竞争对手的目的,又是凭着一家独大的地位充分压低成本。在过去几年中,一家老牌大型华语唱片公司就一直在将独家版权卖给与TME竞争的对手们,对他们而言,一方面这样收入稍高,另一方面也是处于一旦出现垄断,版权价格被大幅压缩的恐惧。对于唱片公司而言,高溢价出售独家版权的好日子总归要结束的,所谓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目前的方式利润也会下降,但总比迎来垄断好。
但这也同样意味着那些过去辉煌一时的老牌版权方们不能再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还是同一家公司,尽管过去几年他们通过举办比赛选拔和签下了一些资质不错的音乐人,但由于版权上的收入实在太丰厚,他们实际上没有动力去培养新人,推出新的好作品,也导致了人才的流失。
此次反垄断措施的出台,将会减少这类唱片公司的收入,也将倒逼他们加速转型,抓紧推出新的优质作品或是将老歌推出符合当下审美的翻唱版本,令自己的曲库价值进一步提升。他们也得像一些新型的公司一样提升出品速度,以更符合市场的思维来推出新作品,否则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消亡。这不只是一批公司的消亡,更是“唱片公司”这一概念的消亡。
音乐人未来发展空间怎样?
——机会更多,版权收入更持续
无论有没有这次处罚和措施,腾讯和网易也早已经开始对独立音乐人的资源进行抢夺。只是在高额预付金被禁止之后,这种抢夺将变得更加规范。短期而言,一个推出了爆款歌曲的独立音乐人一次性获得的版权预付金可能变少了,但长期来看,这也将令音乐人们的版权收入更规范、更持续。
2020年,一位陆续推出了不少知名作品的民谣音乐人收到了来自TME方面的独家版权报价,如果他将作品独家授权给TME三年,他将获得60万元-70万元的预付费用,在他看来,这样一笔收入对于一个腰部音乐人来说是相当令人动心的,但考虑到此后三年自己的作品收益几乎都要被买断,他最终还是没有接受这笔交易。
在与唱片公司签署独家授权被禁止之后,依然能够进行3年独占的独立音乐人就显得更具战略意义。流媒体平台必然会进一步将重心放到独立音乐人的挖掘和推广上,对他们来说,打通上下游,取代传统内容方早已是势在必行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将会给到独立音乐人们更多的机会。
在目前的环境下,对于很多年轻音乐人来说,编曲、录音、修音、混音等技术的门槛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高,他们在让自己的作品被人听到的过程中,主要的成本已经不在于制作,而在于推广。而这也是目前一些音乐公司的价值所在。
一个MCN公司的经理这样介绍他们推新歌手的模式:每周发出三条抖音,两首翻唱一首原创,每条投300块钱的抖+。从中选出一条数据最好的,和下周的三条一起再投300块钱的抖+,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出现爆款。这样的推广模式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肯定是难以承受的。即使内容生产的速度可以跟得上,推广的费用也达到了4000元以上,这已经比很多独立音乐人每月从音乐上得到的收入要高了。而如果能够直接与平台签约,那么他们的推广成本就会降低不少。收入不见得会增加,但至少不再有难以翻越的门槛了。
此次的反垄断处罚必然会加速各大平台发力自制内容的步伐。不过,在机会增多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观察到音乐人层面的严重内卷。2020年,全中国的新歌产量超过了70万首,无论政策怎么改变,这其实都超过了听众们能够消化的数量。
在QQ音乐等平台的歌曲排行榜上,每天、每周都有新歌上榜。
简而言之,相关反垄断措施的出台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平台、传统唱片公司和独立音乐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但它不可能突然扩大中国音乐市场的整体消费能力,这依然是一个争夺消费者有限注意力存量的市场。但当APP更专注于好的推荐机制和服务体验,这个存量或许将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养活更多的音乐人。
在政策的影响下,TME、几家传统版权巨头和部分头部音乐人可能日子不会像以前那么舒服了,而普通听众和独立音乐人们的选择权会有所提升。这一切肯定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天翻地覆的改观,但无论如何,这个行业避免了某个公司一家独大对行业中的其他人进行剥削的危机。至少,这次能让大厂们的注意力从如何挤掉对手强行调整回了如何提升自己,而这种方向的调整,会将中国的音乐市场带向一个更好的方向。
优作(乐评人)
责任编辑: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