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经济适用房爆弊案 学者吁多建公共租赁房

04.06.2014  14:24

前言:近日,台湾桃园爆发知名建商(房产商)行贿官员以取得八德合宜住宅(合宜住宅,类似大陆的经济适用房)标案丑闻,原本是为照顾高房价下无力购房者的好政策,却变成官商勾结图利的弊案一桩,并引发岛内对合宜住宅存废问题以及台当局为落实居住正义、照顾弱势而推行的各种住宅政策的大讨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的张义权教授认为,实现全民的住房梦,台当局的思维应该从“住者有其屋”向“人人有屋住”转变才是。

合宜住宅沦为建商图利工具?

当下,高房价成为民怨之首,近年来为实现“居住正义”,台当局陆续端出一连串的房市政策,其中,为推动“住者有其屋”,“中央”与地方政府还兴建“合宜住宅”。

所谓合宜住宅,是由政府提供建地标售给建商兴建住宅,后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一定收入以下、无自有住宅的家庭,而且要在一定年限后才能转售,类似于大陆的经济适用房;不一样的是,合宜住宅要保留一定比例的户数作为出租住宅。

这次爆发远雄集团行贿桃园县副县长叶世文以取得标案的丑闻,从一个侧面反映虽然是照顾弱势的合宜住宅,对于建商来说,依然有利可图,这也是弊案爆发后,合宜住宅政策被攻击最厉害的部分。对不动产政策素有研究的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教授张义权,向导报记者做了详细解释。

以桃园八德合宜住宅为例,这批住宅总销金额约70亿元(新台币,下同),扣除买地、营造成本等后,远雄集团可获利7-10亿。而“绿委”段宜康还指出,比起八德,基地面积为其5倍的新北林口A7合宜住宅,土地成本不到77亿,建商可获暴利200亿。

张义权说,此外,建商争抢兴建合宜住宅的诱因还有:一、建商可另外保留一楼或高楼层店面自行定价,以转卖图利;二、像八德合宜住宅每坪(一坪约3.3平方米)售价近15万,低于周边20万-25万的房价,抢手好卖,很多民众排队申请要买。

原本台当局推动合宜住宅,是为因应北部都会区高房价现象,并非常态性措施,如今随着桃园八德合宜住宅弊案爆发,令人不免忧心合宜住宅是否已沦为建商图利工具。

合宜住宅变成幸运民众的发财树?

政府将合宜住宅透过标售给知名建商兴建,可兼顾品质与较低价格,成为很多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选择。但是物美价廉的合宜住宅,也不是随便可以买到的,对于购房者,台湾制定了相应的规章与限制。

像桃园八德合宜住宅,须符合家庭年收入110万以下、同户籍居住者无宅等标准,才可以去申请,在中签后再以较低的价格购得;也因为合宜住宅价格便宜,幸运的民众抽中买下后,住个几年可以转手卖掉,而且获利成数高,地段越好获利越高,因此能抽中合宜住宅又被认为有如“中乐透”一样,幸运者拥有了一棵大大的发财树。

这样一来,对于没有抽中的弱势者,对于普通的工薪一族,是不公平的,政策也显得不合理,因此,台当局制定了转售的年限,桃园八德合宜住宅就限制10年后才可转售,尽管如此,《中国时报》撰文说“潜在获利”还是存在。而另一方面,政府在不断卖出合宜住宅后,手中照顾弱势的筹码日少,又要不断找地、盖屋,终将无以为继,实现居住正义也恐将成为空话。

合宜住宅问题丛生引存废争议

图利建商以及失公平、只有幸运者受益,这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都让合宜住宅蒙上一层阴影,也引发存废争议。

德明财经科大副教授花敬群对台媒表示,合宜住宅没帮助到弱势、青年族群,是错误的住宅政策,建议现行的合宜住宅标案应全数解约,他还说“国有财产法”中即已表明不得出售500坪以上之大面积公有土地,因此合宜住宅本身就是违法的产物;他认为,应该只兴建只租不售的“社会住宅”,而非将土地贱卖给财团。而在丑闻爆发后,台媒也披露“内政部营建署”表示未来“中央”将不再兴建合宜住宅,但乐见地方政府继续推动。

而淡江大学产经系教授庄孟翰则在《中国时报》撰文指出,问题出在官员的清廉度,合宜住宅政策并没有问题,且合宜住宅立意良好,政府为了居住正义,不该因噎废食、全盘否定。

对于合宜住宅转售问题,也引发各界探讨,朝野“立委”也提出多个版本的“住宅法”修正草案,吁转移对象应有规范,让合宜住宅在经济弱势者之间流通;也有建议合宜住宅只能由政府以原价加计利息及通货膨胀率后买回。《中国时报》也认为,政府一定要建立一套“卖回机制”即只能卖回给政府,政府再把此房屋卖给符合资格的民众,才能根本解决此一不当获利的问题。

吁多建社会住宅让人人有屋住

在“高房价下的权宜住宅”——合宜住宅爆发弊案后,也引发了岛内对台当局住宅政策的讨论,多位学者与民代认为为实现居住正义,政府应该扩大出租型社会住宅(类似大陆的廉租房)。

桃园县议员舒翠玲建议尽量减少及避免“出售型”的住宅政策,形成永续循环的公有住宅体系,才能协助一代代无壳蜗牛解决住的问题。如果要卖房也要依物价差价回售给政府,避免房屋被垄断或炒作;然后让政府再卖或租给下一个需要的人。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教授张义权对导报记者说,政府照顾弱势的住宅政策用意好,但需要修正下,不该图利建商,也不好让合宜住宅为幸运者创造财富;他也认为应该多建公共租赁房,他还举德国为例,逾六成的德国民众都是租用政府建设的公共住宅;张义权认为,政府应该转变思维,“住者有其屋”应转向让“人人有屋住”。(海峡导报记者 林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