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熊猫”“吃”旧衣仅10%能捐 市民:剩下衣服去哪儿了?
一位市民正在向小区安装的熊猫爱心箱内投入捐赠的衣物。
工作人员正在把部分不能捐赠的衣服制作成拖把。
4月7日,天府新区万安镇,马路旁的一所民房用石棉瓦盖起的后院里,高高垒起、延绵堆放的旧衣物,快要“淹没”排坐在一侧的几个戴口罩的工人。
眼前的这些衣物,全是最近两天,成都市民“投喂”进487个“熊猫爱心箱”的二手衣物。从2015年12月起,成都市部分社区陆续出现“熊猫爱心箱”,专“吃”二手衣物等。连续3个多月,“熊猫”已经“吃”了10多万件。
不少市民也表示好奇,这只标着公益二字的萌萌大熊猫,究竟把“吃”进的爱心传递到哪里去了?
400多个熊猫爱心箱
3月收到10多万件旧衣物
4月7日上午,天府新区某小区的住户窦女士带着4岁的儿子豆豆到了小区门口,豆豆跳着争抢窦女士怀里的一堆衣服,“我来,我来喂”。豆豆想把衣服塞进广场上的两只“胖熊猫”中。它们有一人多高,腆着圆滚滚的肚皮,笑脸“萌萌哒”。
“孩子长得快,以前的衣服很多不能穿了。”窦女士告诉记者,两只“胖熊猫”专“吃”二手衣物,她已经从家里收整上百件旧衣服“喂”进“熊猫”肚子了。
这些“熊猫”的大肚子上有自我介绍: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设立的公益设施,接受市民捐赠四季服装、鞋子、包、帽子和书籍。
“熊猫爱心箱”去年12月起出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截至4月10日,已有487个“爱心熊猫”入驻高新、武侯、锦江、龙泉驿、天府新区等地的400多个小区。该基金会熊猫爱心箱项目副组长韦华告知,三个多月时间他们共收到二手衣物超过10万件,“绝大多数是旧衣服。”
市民“投食”踊跃
许多街道社区主动“求安装”
“我家附近没有,但亲戚家的小区有。”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听亲戚说起可以处置旧衣服,便驱车十多公里把旧衣服送去。
李女士说,“旧衣服直接丢进垃圾箱总觉得不好,我打听过的捐助渠道也都挺麻烦,比如只要冬天的厚衣服,还要消毒什么的,很多时候懒得做。”
4月6日这天,韦华接到了一百多个陌生电话,来自成都不同街道或社区,“都是问能不能到他们社区安装熊猫爱心箱。”另外,还有几十个相熟社区打来电话,“都说熊猫装满了,催我们快去取衣服。”
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和该项目数据统计,发现熊猫爱心箱很受欢迎。一是本来没用又舍不得丢的旧衣服,现在有名目处理了;二是兼顾做善事,不再浪费。
四/问/熊/猫/爱/心/箱
1
衣物为什么只有10%能捐?
捐赠标准很严格破损起球不能捐
“投食”如此踊跃,衣服能“消化”得了吗?据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统计,现今收到的10多万件二手衣物,可用于捐赠的只有1万件左右。也就是说,只有10%左右的衣服适合捐赠。
“目前已捐出去约2千件。”还有一批被“预定”的可捐赠衣物,将在本月底送至阿坝州,“有3千多件,早就和当地联系好了,确保将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韦华说,捐赠物资的数量和去向,都会在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官网上予以公布。
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陈刚说,捐赠旧衣服的标准很严格。“衣服不能有任何破损,不能起球,更不能捐内衣等贴身衣服。”
熊猫“吃”进的衣服,需经专人分拣。记者从堆积在库的衣物里抽出一件看上去还不错的冬衣,韦华只看了一眼就确定没办法捐赠。“看吧(指着衣襟处),这里破了,虽然很小个口子,但肯定不能捐赠。”
2
捐不了的衣服去哪儿了?
卖给“开花厂”再加工
那么剩下的90%呢?韦华说,“卖给开花厂了。”所谓“开花厂”,是收购旧衣服等边角布料用来做原料,再加工生成大棚毡、热熔毡等产品的工厂,“现在卖出去了大概50%。”
“熊猫”大肚子上的文字,也对捐赠者进行了告知,衣物是用于“爱心捐赠”和“资源再生”。
除了把大量无法捐赠的二手衣物送进“开花厂”,熊猫爱心箱项目也在尝试自己动手回收利用。仓库里,一位员工正在做拖把,“棉质内衣等吸水性好的衣服可以做,一个人一天能做十多把。”不过,人手不足也是他们面临的问题,只有一位员工有时间做拖把。
韦华说,现在他们还在做尝试,“如果可以,以后回收利用的工作机会将提供给社区的残疾人家庭,给他们创造更多居家就业的机会。”
3
这些衣物能卖多少钱?
每月收入4-5万目前仍入不敷出
那么,“资源再生”所获得的利润有多少呢?陈刚拿出账本说,卖出的每一批旧衣物、床上用品和书籍等都有记录,“以旧衣物来说,卖到开花厂每吨200元钱,平均算来每个月收入4万-5万元。”
不过,开支更大。目前项目组有20多人,负责从各个点位把衣物等收拢至仓库、分拣衣物、对可捐赠衣物清洗消毒等,每个月光人工费用就要7万多,平均每个人工资在3500元左右。“还有熊猫的制作、安装成本,运输成本、仓库租赁费等。”
项目不赚钱,这样的公益如何长久?陈刚说,他们估算过,每天收到的二手衣物如果能达到10多吨,该项目大约就可以收支平衡。不过现阶段,入不敷出的情况还是要继续。
今年上半年,他们将完成对成都市主城区和部分区(市)县的覆盖,“从4月起,争取每月能投放500个‘熊猫爱心箱’,年内能铺设5000个。”韦华说。
4
“熊猫”会不会被当垃圾桶?
不会,但手机、电脑也有人投
那么,会不会有人把这个爱心箱当作垃圾箱?
在4月8日被送往邛崃残促会的捐赠衣物中,记者发现了一张床和一辆手摇轮椅。这两样东西,也是市民“喂”进爱心箱的。
大多数市民都不会将“爱心熊猫”当作垃圾箱,不过,被“喂”进熊猫的东西确实稀奇古怪:玩偶、手机、充电器、电脑,甚至是床垫和家具……这些东西怎么处理?“只要有价值,我们都找对象捐出去。”陈刚说,“那辆手摇轮椅就恰好有位残疾人需要。”
韦华说,尽管“熊猫”的肚子上注明了它想“吃”什么,但还是有不少市民想添“辅食”。“经常给我们打电话来,说有个冰箱、电视、桌子什么的想捐,问我们能不能去收。”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媛莉杜江茜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