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领航——命运与共勇担当
原标题:焦点访谈丨领航——命运与共勇担当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共同挑战和复杂局面,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元首外交,今年以来,频繁出席重要多边、双边活动,以互通电话、互致书信、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云外交”活动近百次,持续为世界传达着信心和动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大国领袖的使命与担当。
2021年1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这是他今年出席的首场多边外交活动。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特别致辞。致辞中,他深刻分析国际形势,不仅清晰概括出这个时代面临的四大课题,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说:“在疫情肆虐的国际形势下,在当前百年变局和疫情叠加的挑战面前,中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引领作用。习主席在一系列活动中,不断阐明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主张。”
抗疫合作是今年以来元首多边外交活动中的一个关键词。今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倡议,加强疫苗合作,让疫苗真正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今年5月举办的全球健康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摒弃“疫苗民族主义”,解决好疫苗产能和分配问题,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今年7月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5亿多剂疫苗,未来3年内还将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主席始终着眼于全人类卫生健康的共同挑战,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抗疫,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赞誉。
2021年2月7日,中国援柬首批疫苗抵达金边。
2021年4月7日,尼泊尔启动中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2021年5月17日,中国第三批抗疫援助物资抵达埃及。
2021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却呈现出显著的分化和不均衡态势,一些国家疫情卷土重来,经济复苏受到严重制约。推动全球合作,打破贸易壁垒、维护多边主义显得尤为重要。“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要拆墙而不要筑墙,要开放而不要隔绝,要融合而不要脱钩。”在今年以来多个重要多边外交场合,习近平主席一次次展现出大国领袖对于维护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坚定决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说:“习主席这些讲话当中,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大家要本着团结协作的理念和方式,坚定地维护和奉行多边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说:“制度层面上一直强调通过各种各样的基础化合作,比如APEC、G20这样重要的多边舞台,加强抗疫合作,精神层面上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像疫情所显示的一样,只有你安全了我才安全,只有大家安全了中国才能安全,这样一个命运与共的观念。”
作为全球经济复苏最为强劲的经济体,中国2021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12.7%,不仅在全球疫情大考中,交出最为亮眼的答卷,更进一步向世界各国打开机遇共享之门。今年5月,中国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吸引了约7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企业参展。今年恰逢中欧班列开行的第十个年头,截至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4万列,累计货值超过2000亿美元,世界银行报告认为,到2030年,“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说:“习主席之前也讲过,‘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属于世界。所以‘一带一路’是一条阳光大道,未来‘一带一路’将是充满希望。”
2021年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关键之年。今年5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
这一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7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万吨。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增添巨大动力。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同法德领导人举行的视频峰会中,达成共识,要将应对气候变化打造成中欧合作的重要支柱。同样在4月举行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指明了各国携手应对环境挑战、打造清洁美丽世界的合作之道。
习近平:“我坚信,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着眼于人类共同命运,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
多米尼加全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马克思·普伊赫说:“气候变化问题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解决的,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非常正确,我们需要团结合作,地球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家园。”
巴西圣保罗州国际关系厅厅长儒利奥·塞尔逊说:“单打独斗解决不了气候问题,中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上有着行之有效的经验,值得巴西学习。”
尼日利亚阿布环境保护委员会规划研究总监阿德耶米说:“习近平主席非常关心绿色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想要真正进步,就必须重视绿色发展。习近平主席为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利益提出解决之道。”
抗疫合作,经济发展,气候环境这些问题都与全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而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正经历着多边和单边、开放和封闭、合作和对抗的重大考验。“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时代之问亟待得到回答。
王义桅说:“世界何去何从,人类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是要合作还是搞对抗,要封闭还是搞开放,要共赢还是独享独占,总书记反复强调时代之问,政党作为一个国家治理主体,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
7月6日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同来自全球的政党领导人共聚“云端”,探讨“为人民谋幸福:政党的责任”这个重大命题。来自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逾万名政党和各界代表参加了此次峰会。这也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刚刚结束五天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面向国际社会阐述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切和关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说:“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其最终落脚点还是要落脚到:人民能获得什么?他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保障。”
多年来中国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为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不断努力,统计显示,2008年以来,中国吸收了最不发达国家25%的出口,是G20成员中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金额最大的国家,为缩小南北差距作出了切实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思考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深刻命题,同各国政党一起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政党一起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让行动成就未来,始终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说:“习近平外交思想,最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引领性,强调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国际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对人类发展有一系列宏大顶层设计,包括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内容之一。是塑造未来的理念,人类到了今天,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谁的思想理念更符合时代的潮流,更先进更有进步意义,那么它就会站到历史前沿,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今年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一路走来,中国始终高举多边主义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前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更加彰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前方的路会有曲折,但也充满希望”。我们坚信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将与世界携手并肩,沿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建设万物和谐的地球家园。
制片人丨黄洁
主编丨刘宁
编辑丨高琦
摄像丨席鸣
策划丨余仁山
责编丨刘小萍 马汝涛
剪辑丨邢永跃
责任编辑: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