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这件事的“灾难性”后果 或将“永久性削弱美国”
原标题:这件事的“灾难性”后果,或将“永久性削弱美国” | 京酿馆
美国依靠借债度日、利用美元铸币税特权收割全球资产的路子,正在越走越窄。
▲当地时间9月27日,美国参议院阻止债务法案通过,联邦政府或很快因为“缺钱”关闭,并面临债务违约风险。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文 | 徐立凡
美国政府正面临的债务违约问题,再次引发世界关注。此次危机起源于美国国会参议院共和党人否决了众议院此前通过的临时拨款和债务上限法案。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随后致信国会表示,如果国会在今年10月18日之前不对此采取行动,财政部可能会使用所有特殊手段。
此次债务上限问题一旦得不到解决,美国联邦政府将面临历史上首次债务违约。这将带来“灾难性”后果,包括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美国从1917年制定债务上限以来,闹出的危机不知道多少次了。从1976年到2018年,美国政府就因此关门了14次。但是,每次政府关门后两党都能达成妥协,最终没有闹出大事件。
那么,这次会不会出现史上首次债务违约?如果美国政府债务违约,又将怎么样?
国会授权到期
政府资金已不足3000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给出的10月18日这个最后期限,是指美国政府花完钱的日子。
美国政府的资金都由财政部存在美联储的账户(TGA)上。这就是美国联邦政府的所有资金。截至9月14日,该账户余额是2776.5亿美元。
其实说起来,近3000亿美元资金也不算太少。TGA账户里的钱通常就是2000亿美元到4000亿美元。保持这么一个额度,一是防止资金沉淀,二是美国财政部来钱也容易。
比如,在特朗普时期,因疫情给美国家庭发钱,美国财政部大幅度提高了TGA账户里的资金额度,一度达到了1.8万亿美元。
之所以财政部有这么多钱,是因为美国国会批准在2019年8月2日至2021年7月31日暂时取消了债务上限,也就是说财政部可以无限发债。然后,美联储印钱再买回来,这样绕一圈财政部就有钱支出了。这是美国财政的“点金术”。
但从今年8月1日起,国会给财政部无限发债的授权到期,联邦政府再度受到债务上限的制约,而此时曾在财政部兜里的上万亿美元大多已发了出去,债务上限危机因此立刻发作。
解决债务上限危机,美国有一套成熟的老办法:先是财政部采取特殊手段——就像耶伦致信国会中提到的。这些手段包括暂停发放公务员养老金等。如果还不行,就提高债务上限。
当前美国债务上限已达28.7万亿美元,比国际金融危机时高了一倍还多。再提高债务上限,就需要两党在国会协商——于是,政治就出场了。
▲此前,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临时拨款和债务上限法案。视频/看看新闻Knews
盯上“51票特权”
民主党小伎俩惹恼共和党
美国政府要让国会参议院批准再次提高债务上限,就需要三分之二多数票同意。但是,目前民主党在国会没有这么大的优势。
但就是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民主党也没有把提高债务上限单独拿出来讨论,而是与拜登政府的3.5万亿美元财政支出计划捆绑到了一起。
这不是拜登政府“迷糊”,而是一种博弈策略。把债务上限问题和财政预算绑到一起,有可能走到预算调停程序上。而预算调停程序有“51票特权”,即只要有51位参议员同意,法案就可以通过。而民主党正好在参议院有51票可控——加上副总统哈里斯的最终一票。
民主党这种小伎俩,自然惹恼了共和党议员。早在8月30日,100名共和党议员就联名表示,不管民主党单独拿债务上限讨论还是用其他方法想在国会过关,都绝不支持。而如果美国真的发生债务违约,民主党要负全责。
共和党这么强硬,除了扮演“反对派”的政治使命外,也与2022年的中期选举有关——如果美国真的因债务违约发生市场动荡,或者像2011年一样导致数十万人失业一样的乱局,势必有利于共和党人选举。
▲美国会通过修改债务上限法案受阻后,白宫表示正为政府关门做准备。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隐患已经显现
美国借债度日路子越走越窄
如果要形容的话,美国两党围绕提高债务上限的博弈,就是一场“眨眼睛”比赛。
历史上,双方开始都是眼瞪眼,到了政府关门的程度,就会一起喊“一二三”,然后一起眨眼睛,这场戏就算演完。
原因就是,美国承担不起债务违约的后果。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预测,如果美国债务违约,美国家庭财富将面临15万亿美元的损失,另外还将造成600万个劳动岗位的缺口。
更严重的是,今天的大环境不一样了。过去美国发行主权债不愁买家,但近年美元信用降低,美国的一系列行为也引发国际社会极大的不信任感,谁来买债成了一个问题。而在一些国家,去美元化进程正如火如荼。
如果国际买家不积极,美债利率就得上升,而美债利率又与美元利率挂钩,美元利率上升目前不利于美国经济复苏。
所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期才反复警告称,联邦政府债务违约可能“永久性削弱美国”。
就目前来看,美国政府关门的可能性很大,但最终发生债务违约的概率并不大。尽管如此,一种隐患已越来越显现:美国依靠借债度日、利用美元铸币税特权收割全球资产的路子,正在越走越窄。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徐立凡(专栏作家)
微博热议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