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潜山留守女童调查:遇到生理问题不知该问谁

09.08.2015  02:56
刘思圆(左)在家中和前来采访的记者交流(7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新华社合肥8月8日电(记者 周畅)连续三年,安徽潜山县都因为留守女童的相关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2013年,网曝安徽潜山一小学校长12年中先后对9名女童进行性侵犯,最小的年仅6岁;2014年,网曝潜山县一名12岁留守女孩被强奸杀害抛尸;今年6月,潜山县一名11岁的留守女孩,喝农药自杀……

  这些含苞待放的“花蕾”,为何频频遭遇极端事件的伤害?成长的路上缺失了父母的陪伴,到底给她们的生活带去了怎样的缺痕?正值暑期,留守的孩子离开了学校,更加缺少监护,她们到底过得怎么样?新华社记者日前前往采访调研。

   6万青少年,3万在留守

  刘思圆,11岁,潜山县天柱山镇河西村人。对于这个腼腆的女孩而言,年龄多大,留守的时间就有多长。

  8个月大时,刘思圆的父母就外出打工;十多年来,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乡陪她。长年的留守经历,让她说话的时候几乎都低着头,“有时一些心里话,不想和别人说,就只能自己写在纸上”。

  据潜山县统计,目前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近60万人口中,外出务工人员约12万,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达90%以上。潜山县目前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万多人,留守儿童近3万。

  以潜山县天柱山镇河西村为例,河西村林郭慈贞纪念小学校长周晓春统计,目前该校学生共有109人,留守儿童的比例在93%左右,“女生占比稍微偏多一点”。

  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直接保护,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现象。

  华中农业大学的老师张莉华带领学生志愿者在潜山县开展“雨露·中国”蒲公英支教活动。她和学生在与留守儿童的接触中,发现留守女童往往表现出:细心敏感、希望人陪伴;对年长于自己的异性容易产生信任和依赖;安全知识匮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等特点。

   留守女童不知该求助谁

  社会调研报告《潜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显示,从留守儿童管护的情况看,父母同时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护的,占总数的52.6%;由亲戚朋友托管的占6.5%;留守儿童自我管护的占17.3%;此外,留守儿童与留守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的占23.6%。

  事实上,所有留守儿童,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表现出很强的无助感,具体到女童群体,一些问题则更加突出。

  记者采访中,很多留守女童反映爷爷奶奶很少能回答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于是隔代教育,一些留守女童表示,平时沟通并不多,遇到生理安全方面的问题时,“不晓得问谁”。

  潜山县天柱山镇林庄村的吴贻芬(化名)今年14岁,从1岁起就留守家乡由爷爷奶奶抚养;几年前爷爷去世后,她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身体不好,有时候好几天都躺床上不能下床。”她说,青春期时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只好问学校里的同学,幸好一些有过经历的同学教她怎么处理。

  刘思圆10岁时开始发育,但并不具备生理知识;当初次来月经时,她吓得跑去找奶奶,说:“奶奶我身上疼”,这才被发现。

  记者采访中发现,留守女童对青春期大多经历过恐慌到一知半解的状态,她们的青春期知识大多来源于身边的伙伴或者奶奶。“雨露·中国”蒲公英支教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告诉记者,他们在支教过程中发现,留守儿童的生理知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所以“性教育”是他们支教的重要一课。

  此外,留守女童的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潜山县妇女联合会主席严爱莲介绍,现在农村的学校由于生源少,往往不是一个完全的校区,往往是好几个年级的学生聚在一个班级上课,即所谓的“复式班”,一般被称为教学点。

  “有的教学点往往只有一两个老师,从老师的角度而言,长期住在交通闭塞的村里,身边缺少可以交流的同龄人和家人,往往也会造成他们做出异常举动。”严爱莲说。与此同时,农村地区针对女童的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十分缺乏,留下了女童保护的安全隐患。

  记者在潜山县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多个部门均有涉及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留守儿童的活动也更加丰富多样,但总体而言存在安全知识教育匮乏、帮扶活动碎片化的问题。严爱莲坦言,妇联工作的职能很多,但是手段很弱化。

   父母已然缺位,社会力量如何补位?

  记者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都强调,父母始终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必须要让一些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意识到,自己作为子女第一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

  “许多孩子都是因为离开监护人的视线而发生意外。一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可以了,这种法律和责任意识的缺失是必须补上的一课。”严爱莲说。

  那么,在留守儿童父母已经缺位的现实情况下,社会力量又能做什么?

  潜山县妇联工作者、村级组织和志愿组织等建议,首先应当建立起孩子身边的救助体系,发挥村级组织的力量,动员村级妇联工作者、学校、留守妇女等多方面参与,拓宽留守儿童向身边人求助的渠道,尤其是留守女童,要确保她们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及时获得有效帮助。

  同时,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支教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等志愿活动常态化。儿童保护专家们建议,搭建合格志愿组织的平台,由志愿组织对项目从专业角度进行细化,将活动方案、所需的资金、责任划分清晰明确。让政府可以找到成熟的志愿组织,将支教等志愿活动变成政府购买的一种服务,使留守儿童的帮扶活动能够更加专业,也更有针对性,形成长期有效、常态化的帮扶机制。为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提供除了家人、老师之外的心理疏导渠道。

  另外,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补充村级师资力量、加强其思想道德工作,开设安全知识教学课程等,都需要同步并进,力求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体系,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

编辑:SN098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