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家里很温馨-记者直击漳扎镇灾后临时安置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陈松) 10日下午4时许,一辆满载帐篷的货车驶进漳扎镇漳扎村三组地震临时安置点。现场100多名藏族村民发出欢呼声,老阿妈卓玛双手合十。村支部书记尼敏走上前,指挥卸下帐篷,忙得满头是汗。阳光下,他胸前佩戴的党徽鲜艳夺目。
村两委指挥 村民在空地上吃上“集体伙食”
漳扎村村民肖尕大爷看着火热的场景,眼角有点湿润。他还记得,震后不到一小时,“受伤没有,还平安吧。”村干部一个问询电话就打了过来。漳扎村有300多户,30多名党员干部,在协助上级转移游客的同时,硬是把电话打给每一户询问情况。
而在漳扎镇,党委政府也向驻村干部下了死命令:“必须协助村上把17个村(社区)2343户人员伤亡和房屋受损情况摸清楚!”
余震、房屋受损让漳扎村村民不能回家。吃,也成了一个问题。8月9日,在村两委统一指挥下,三组村民们从家里抬出两个直径一米的大锅,架在空地上,又从家里拿来米面,吃了一天的“集体伙食”。
必须立即建立临时安置点!这既是上级要求,也是村民亟盼。从8月9日转移游客任务完成后,尼敏就忙着这件事。选点安全是第一要务。在离三组现在的安置点700米处,有一快不算平的平地,因为时间紧,尼敏一边找人平整地块,一边查看周边地质情况。突然,一个村干部发现,这个地块背后的高山上,一片绿色中裸露出一条几十米长的土沟,“以前有这条沟没有?”大家明确“是震后新出现的。”“有垮塌隐患,必须放弃这一个选点。”尼敏最后拍板。
就这样,漳扎村选出了三个安置点,8月9日晚,150顶帐篷在安置点搭起来,部分群众居有所安。而从全镇看,目前已设立了30多个安置点。
夜幕降临 安置点帐篷内亮起了灯
下午4点的三组安置点上,几十顶帐篷排成整齐的三排,每顶帐篷前都放着一具灭火器。帐篷内安放村民的生活起居用具,村民们或三三两两聊天或独自休息。
一顶帐篷上,党旗在风中烈烈飘扬。
伴随着政府、社会的救灾物资陆续抵达漳扎镇,如何分配就是个问题,“原则是受灾较严重的村先发,如上四寨村,垮塌的房屋相对较多,就先发放。等后续帐篷多了,再辐射其他村。”该镇镇长王志华告诉记者。
漳扎村帐篷的分配原则有两点: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然后再是年轻人;先普通村民然后才是党员干部。“我昨晚就是在车上对付了一会儿。”尼敏说。
下午5点,来自若尔盖县的民兵与村民们一起搭建着新领到的帐篷。此刻在漳扎镇政府,王志华接待一个公益基金会,他们拉来了价值30多万的捐助物资。“您们怎么分配?” “根据村民受灾情况,按需要合理分配。”面对对方的疑虑,王志华硕说,被笔物资有专人、有台账、有监督,“同时,希望你们也排人参与到分配中。”
而在三组安置点,同样有台账。记者翻阅这个台账发现,那怕一瓶水、一包方便面都有记录。”
尼敏还在忙活着,他走进帐篷内,与村民聊天。震后,从旅游中致富的当地群众最大的担心是“景区遭灾了,客人还来不来,今后生活怎么办?”“困难是暂时的,不要怕,有党委政府想办法,我们还有一双手,一定能恢复元气的。”尼敏开导村民们。
下午7时,新的50顶帐篷在三组安置点搭建起来,又有村民们陆陆续续地搬进帐篷。同时到了饭点,每家每户围坐在一起,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
记者离开漳扎村三组安置点时,夜幕已降临。安置点帐篷内亮起了灯,晃动着人影,温馨、动人。“今晚,乡亲们可在家睡个安稳觉了。”尼敏说完又忙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