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清明祭品花样百出折射当下低俗化倾向
中新社北京4月4日电 题:中国人清明祭品花样百出折射当下低俗化倾向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据媒体报道,当下中国清明节祭品花样上的翻新“与时俱进”,纸糊的名包、香车、别墅继续受追捧的同时,号称无限透支的信用卡、女仆人和男管家、护照乃至iPhone、iPad等样式的纸祭品层出不穷——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商家还会非常“贴心”地提醒别忘了买数据线。
这些带有明显摆谱比阔的祭品,投射出的是活人世界里的低俗化倾向。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初衷旨在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让后世懂得道德敦厚和感念祖德的道理。和家人团聚共同给故去亲人祭扫的这一过程,让活着的人在追思中感悟并传承个体、家庭乃至民族的优良文化,是中华民族整体价值观的体现,其精神意义远大于物质形式。
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说过,“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身份、是标志,更是根基,是内核。”中国政府于2006年将清明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足见对其重视。
因此,清明节对于中华民族的教育意义,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祭祀,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认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人民群众有效的教化,对社会风气正确的引导。然而,当下很多民众对清明的理解并非如此,尤其是在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金钱在许多人看来成为人生价值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清明祭扫也成了一件比排场、扮门楣的事情。那些花样百出的祭品不仅是对祭祀文化的曲解,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玷污;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更是导致人心教化的畸形发展。
这样的日子里,带上一捧鲜花,墓前诚心洒扫,便足矣。
更何况,清明节的习俗不只是扫墓祭拜,这一天里还有插柳、蹴鞠、放风筝的风俗,宋代程颢就有诗云“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在冯骥才看来,当前有不少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不了解节日文化内涵。因此在平常的节日里,生活也是空空荡荡、无事可做。久而久之,传统节日便退化为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意义。他希望大众特别是年轻人集体认同清明节的文化精神,这才是对这一法定节日的最好尊重,“当这些民俗消失殆尽时,清明节的内涵也将随之消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