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关多举措推动四川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16.04.2015  17:38


中国网四川成都4月16日讯(记者 刘洁)近年来,四川的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通达全国、连通欧亚的西部物流中心奠定了基本格局,正从以往依靠沿海沿边进出境的内陆地区走向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为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川省作为地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也是内陆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依托。

2014年,四川对6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货值为132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占全省总值的30.6%,占全国与“一带一路”比例为1.7%,与四川外贸在全国的比重基本一致(1.63%),规模仍然偏小,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构建水陆空立体式大通道的开放格局

数据显示,2014年四川外贸总值的52.7%通过双流机场进出境,其中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的35.5%通过双流机场进出,形成了覆盖周边30 个城市的航空辐射圈。

支持成都建设连接亚欧的西部国际航空枢纽,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成都海关副关长倪藻告诉记者,双流机场开通更多与国际航空枢纽连接的国际航线,让空港物流体系的一体化高效运作,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的实际运作和快件中心扩区发展,机场客货并重、双轮驱动、做大做强,同时也可以为四川电子产业第二次腾飞打下基础,进一步促进天府新区和中新合作示范区的发展。

另一方面,同时推进青白江铁路口岸发展。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充分利用蓉欧快铁运费相比空运低3/4、运输时间(10-12天)比海运少2/3(30-45天)的特殊优势,引导更多四川企业用好这条新丝绸之路大通道。

同时让铁路口岸与包括泸州港、宜宾港在内的其他沿海沿江沿边口岸的联系、联动,使铁路口岸发展成四川继空港之后的第二个国际交通枢纽,并融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开通更多国际航路,成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支持企业优进优出

根据四川省的产业发展定位,首先鼓励四川企业用好用足国家优惠政策,支持电子信息、重大装备、汽车制造、生物制药等优势产业和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等高端成长型产业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的进口,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四川制造的整体水平,为大规模、可持续“走出去”奠定基础。

其次要紧密围绕优势产业走出去、富余产能转出去、技术标准带出去,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便捷通关措施。探索开展出境加工货物海关管理新模式。对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备出口及返回国内维修实行更加便利的通关措施。支持更多四川企业通过AEO制度(经认证的经营者)高级认证和双边认证,享受互认国家更多通关便利。积极推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扶持中小微企业便捷走出去。

倪藻表示,成都海关将通过密切跟踪沿线国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情况,引导四川走出去企业入区享受优惠政策、抱团发展。充分发挥海关统计数据优势,为四川企业、商会、行业协会提供及时、准确的沿线国家进出口统计信息。

推进“大通关”建设 发展多式联运

为了促进省内各物流园区的联动发展,提高四川企业的国际物流效率,海关方面将通过四川“全域通”平台推进省内国际物流的多式联运发展,实现空运、水运、铁路、公路运输方式的自由换装。对接全国通关一体化和多式联运物流建设,尽可能实现以四川为起运地和指运地(出境地)的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换装地不改变施封状态直接放行,从而提升四川水陆空口岸的聚集和辐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