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两江新城”正拔地而起 未来市场蕴藏无限商机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王燕 丁汀) 12月27日,泸州市“两江新城”推荐会在泸州巨洋饭店举行。来自全国著名的各路企业家汇聚一堂,为泸州“两江新城”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寻求商机。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以及四川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光、中国著名的企业家代表纷纷上台发表演讲,为“两江新城”的新规划发表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让在座的企业家代表对“两江新城”的未来都充满了期望。
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讲话
党委政府打开大门 为“两江新城”优化投资环境
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提到,泸州的“两江新城”是全市发展的新目标,选择了泸州就相当于选择了互惠共赢的合作平台,泸州是连接成都、重庆、贵阳、昆明之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泸州的城市发展更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目前,泸州正处在以“新城区为主,老城区为辅,新老城区齐头并进”的发展阶段,正在由单一的交通向环线立体交通跨越发展,由单点城市构建发向多元构建发展的全新阶段。泸州立足打造川滇黔渝的中心城市,这也意味着泸州未来将在更大的平台上“施展”,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蒋辅义说,泸州在未来将在三方面加强与外界的开放发展,一是加强与国企、央企等大集团的合作,以高端产业为主,为泸州经济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支柱;二是加强与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合作,打造多元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三是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金融的保障性作用,也鼓励泸州本土企业走出去,借鉴优势资源,做大做强。
蒋辅义强调,泸州作为“中国酒城”,发展势头强劲,同时又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港口城市,也将有着更大的机遇。将直接或者间接为其发展带来商机,选择泸州也选择了良好的商机。此外,通过“依法治市”的不断升入和各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将为更多的投资者提供了公平竞争、自主发展的环境,目前。泸州还制定了支持工业发展、房地产开发、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共识,将实实在在地支持企业发展,就现状来看,泸州已经成为四川南向发展的桥头堡。
新城建设意味着新的机遇。新城建设意味着新的商机,蒋辅义希望更多的商家把握“两江新城”的发展机遇,为泸州未来打造更大、更广、更高的发展平台。
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讲话
两江新城 为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添砝码
据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介绍,“两江新城”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00万人,充分借鉴了杭州钱江新城和西溪湿地建设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泸州坐拥长、沱两江的优势,最终目标是把泸州打造成山水城市。“两江新城”建成后,将与老城相呼应,成为酒城泸州宜业宜居宜文宜游的城市新门户,为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添砝码。
作为全川唯一一处在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城市,贯彻落实“两个率先”,泸州市的目标就是要把泸州建设成为环境更美、产业更强、功能更优、品质更高、医教文旅更具特色、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两江新城”,就是其中的大手笔。
“两江新城”拥有完善的“水、公、铁、空”交通优势和较强的医卫资源。泸州市高校数量居四川第三、医疗卫生条件居四川第二,已形成对川南、黔北、滇东、渝西等周边地区8000万人的医疗辐射和吸纳能力。
从中心城区功能布局来看,由于泸州市历史形成的单中心的布局结构,城市商业、教育、医疗等功能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中心半岛,约14平方公里聚集超过30万人,旧城功能负担过重。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两江新城”在地理区位、产业发展、交通设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具备承载新城建设的良好条件,能促进中心城市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四川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杨光
以项目为抓手 强力推进新城建设
泸州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两江新城”建设的重要载体,强化要素保障,按照“两年打基础、五年基本成形、十年全面完成”的阶段性目标有步骤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目前,泸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玉带河湿地公园一期、佳乐世纪城金融街、玉带河截污干管等5个项目已提前完工,正加快推进川滇黔渝结合部医教园区、西南医疗康健城、佳乐世纪城、西南商贸城二期、沱江六桥及连接线工程、欢乐派水上乐园、世纪城滨江公园等27个项目建设,正积极开展长江六桥、长江生态湿地公园、酒文化创意街、泸州老窖总部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
沱江新城还将是一个高铁新城。按照规划,渝昆高速铁路将在泸州实现“对接”。借此,泸州将依托高铁枢纽在两江新城构建“轻轨、BRT、公交”三位一体的公交换乘体系,高铁枢纽将与城市二环路实现同步建设,打破交通阻隔,有效沟通高铁组团与各城市组团的交通联系,这将为两江新城带来巨大的人流集聚。
未来5年,泸州将完善规划,加快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土地整理进程,全面推进两江新城建设。
企业家代表讲话
再造百万新城 打造新型城镇化的新标杆
沱江新城南临长江、北抵九狮山、东至希望大道、西接规划外围道路,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60万人。规划形成“一核、一廊、两带、七组团”的空间结构。“一核”即以高铁站交通枢纽为中心,构建规划区内的发展核心。“一廊”即二环发展廊道,将城市二环路和规划轻轨线作为双层立体交通廊道,形成一条贯穿新城的交通走廊,带动整个新城的发展。“两带”即沱江景观生态带和长江景观生态带。“七组团”即高铁组团、总部基地组团、学士山组团、西南商贸城中心组团、城西组团、医教园区组团、世纪城组团七个组团。
长江生态湿地新城北至机场路、南联紫阳大道、西临长江、东接宜泸渝高速公路,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纳溪区约30平方公里,江阳区约1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40万人。规划形成“一带、一廊、四组团”的空间结构。“一带”为长江自然生态带,“一廊”为长江倒流河湿地公园生态廊道,“四组团”包括倒流河北部组团、倒流河南部组团、五顶山组团、邻玉组团,将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建设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城。长江生态湿地新城按照“金镶玉”的开发理念,以长江湿地生态本底为“玉”,以湿地公园周边区域城市综合开发为“金”,通过“赋金于玉”实现“金玉成碧”,打造长江生态湿地公园为核心特色,兼具文化价值、旅游观光、绿色人居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力争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生态型新型城镇化的标杆和典范。
优越投资环境 创新建设管理模式 “办事不出城”
管理体制一直是各地制约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对此,泸州理顺管理体制,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分别成立了沱江新城建设管委会和长江生态湿地新城管委会。
按照“新城收支总体平衡”的要求,两个新城管委会分别组建了集融资、投资、开发建设和经营为一体“沱江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长江生态湿地新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公司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负盈亏、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国有企业,注册资本分别为5亿元。
按照“办事不出新城”的要求,两个新城建设管委会各内设机构明确为市级职能部门派驻的专职工作机构,全权代表职能部门行使职权,避免出现投资业主双重报批、“两江新城”与市、区职能部门双重审核的现象,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在两个管委会内分别成立项目审批服务小组,市发改、住建、国土、环保、规划、工商等等部门指定专人参加,负责项目审批的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