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大力开展精准扶贫——村村有项目 户户有路子
梓潼县二洞乡建国村创业青年贾开文因为缺乏技术,养殖的鸽子全军覆没,一夜之间成了“贫困户”,在得到扶贫帮扶救助队的技术指导后,重踏创业路的他信心十足。
2014年以来,梓潼大力开展精准扶贫,一方面整合力量加大投入,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优势产业,另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以包村包户结对帮扶的形式,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找项目找资金,切实做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路子”,实现脱贫1877户、5792人,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增长38.6%。
整合项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贾开文告诉记者:“门前这条水泥路是去年才打通的,现在再也不用操心鸽子运不出去了。”作为梓潼的偏远乡镇,二洞乡这样的深丘乡镇一直受到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制约,发展很受影响。
2014年以来,梓潼县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以水为中心、路为重点,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面貌,着力破解农村贫困地区发展致富瓶颈问题。
梓潼加快推进武引二期梓潼灌区、凤凰水库大坝、国道108改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通乡、通村水泥路建设249公里;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2868处,新增改善有效灌面2.38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99万亩,新增耕地9700亩,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在统筹推进全县29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该县从涉农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倾斜,去年全县整合五小水利、革命老区、美丽新村等涉农项目资金2988万元,集中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水泥路40.2公里,新修蓄水池17口,精修山坪塘4处,解决农村人饮安全711人,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水难等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发展产业
带动贫困农户脱贫
梓潼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增强扶贫开发内生动力。
去年以来,该县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以绵梓产业带建设为依托,以20万亩蜜柚基地和50万头生猪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国家级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基地、圣迪乐百万只高品蛋鸡、5万亩水稻制种、13万亩花生、9万亩海椒等优势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农业基地达到82万亩,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80元,增长10.6%。全县29个贫困村通过引进业主示范带动,共发展蜜柚1900亩、海椒1690亩、莲藕690亩、核桃453亩。该县安排扶贫产业专项资金60万元,在演武乡园坝村连篇发展葛根产业200亩,帮助了18户80人脱贫。
教育培训
提升务工人员素质
“前年养鸽子就是缺乏技术,才导致了所有鸽子全部死光。现在有了技术服务队给我做技术指导,再加上定期的防疫处理,鸽子成长好多了。”贾开文这回是彻底明白了技术在养殖业中的作用了。
梓潼县坚持把发展劳务培训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和专业,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致富本领。去年以来,该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4万元,用于开展月嫂、保姆、电工、焊工、电子、建筑等实用技能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人次,通过培训,参训人员至少掌握了一门就业技能,带动了整个家庭脱贫致富。
调动力量
打好扶贫攻坚大战役
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幸福指数,不能漏掉贫困群众,而要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全面脱贫,只靠政府力度显然不够。为此,梓潼县坚持完善社会救助、捐赠机制,调动市场和社会各界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总体战。
去年以来,该县通过搭建公开信息平台,引导商业银行、移动公司、烟草专卖局以及梓椒食品、富库葛根等企事业单位参与扶贫帮贫工作,在全县形成了合力攻坚的良好格局。
2014年全县红会、慈善总会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款431.5万元,用于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同时,进一步强化上级帮扶资金的落实,用于困难群众帮扶工作。2014年,全县发放城乡低保资金6075万元,医疗救助资金990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34万元,困难职工救助资金150万元,累计惠及困难群众2.85万人。(绵阳日报)